[发明专利]一种开启和关闭整车自动除雾配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2164.5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卢珊;王聪;高晓萍;李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8/71;G06F8/61;B60S1/54;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启 关闭 整车 自动 配置 方法 | ||
1.一种开启和关闭整车自动除雾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1)将车型的不同版型是否具备自动除雾功能进行编码设置不存在或存在,即,给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和音响控制系统的软件中的任意存储空间进行编码,0b不存在,1b存在;
(2)主机厂操作设备通过诊断命令交互方式,对不同版型根据自动除雾功能是否存在给每个版型写入的不同编码,编码成不同的二进制/十六进制值,将不同编码写入控制器,以开启或屏蔽自动除雾控制器的软件功能;
(3)当自动除雾控制器接收到温湿度传感器设定的温度湿度信号、故障LIN信号或故障CAN信号,车身控制系统将十六进制码通过周期性信号发送至CAN;
此时,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和音响控制系统接收并实现自动除雾功能的配置;
当以下条件都满足,温湿度传感器开始工作,采集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发送至空调;
所满足的条件为:
1)IGN-ON;
2)温湿度传感器无故障;
3)IHU设置自动除雾开启;
4)自动除雾提示可在音响上设置“开启”/“关闭”;
所述的条件满足后,功能开启:
1)自动弹窗提示“车内即将起雾,空调自动除雾功能已开启”; 空调关机状态下,如果要起雾,会弹窗提示“车内即将起雾,空调自动开机,进行除湿除雾”,弹窗显示5s后空调自动开机;
2)音响娱乐系统发出自动除雾设置信号或自动除雾功能状态反馈信号:
如果自动除雾功能状态为“关闭”,可以通过音响娱乐系统设置为“开启”,设置“开启”后,音响娱乐系统按照三次发送事件型信号“AUTODefrostOnkeySts =On”给自动空调系统,自动空调系统将功能状态切换成开启同时反馈“AUTODefrostOnSts =AUTODefrostOn”给音响娱乐系统;
如果自动除雾功能状态为“开启”,可以通过音响娱乐系统设置为“关闭”,设置“关闭”后,音响娱乐系统按照3次发送事件型信号“AUTODefrostOnkeySts =Off”给自动空调系统,自动空调系统将功能状态切换成关闭同时反馈“AUTODefrostOnSts =Not AUTODefrostOn”给音响娱乐系统;音响娱乐系统进行设置后不会立即更新状态,只有收到自动空调系统反馈的状态信号, 音响娱乐系统显示真实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和关闭整车自动除雾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自动除雾功能开启或关闭方法详细步骤为:
(1)、主机厂按车型项目定义自动除雾的软件编码区间和软件配置变量,如整车编码空间中,起始位bit4,长度1bit,0b关闭、1b开启;参考车型配置表为每个版型的自动除雾功能的需求和其他需求一起进行编码成十六进制,并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
(2)、产线设备调取数据库的每个版型的十六进制码的值,通过诊断命令,2E诊断服务,写入车身控制系统中,关闭自动除雾功能;
车身控制系统接收编码后,配置自己的软件实现自动除雾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3)、车身控制系统将编码值通过周期性信号发送至CAN,
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和音响控制系统接收并配置自己的软件实现整车所有自动除雾功能的开启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和关闭整车自动除雾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自动除雾功能开启后,可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关闭功能:
1)音响控制系统显示屏幕上设置自动除雾关闭;
2)除雾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或温湿度值低于设置的阈值;
3)操作空调面板按键关闭A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和关闭整车自动除雾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温湿度传感器出现故障,空调接收故障信号并处理后发送功能失效信号给音响,音响提示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1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