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地电导率仪的内陆盐碱地精准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2356.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平;张强;王永亮;郭彩霞;黄高鉴;郭军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大地 电导率 内陆 盐碱地 精准 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地电导率仪的内陆盐碱地精准改良法,包括:(1)在选定的盐碱地范围内用GPS定位,绘制区域矢量化图,根据盐碱地面积设计网格单元,确定测定样点位置及样点数;(2)应用大地电导率仪现场测定样点土壤电导率;(3)应用测定数值绘制区域内电导率空间分布图,明确盐碱程度分布;(4)根据测定数据制定盐碱地改良化学改良剂的推荐指标值;(5)依据分布图和推荐指标,进行盐碱地的精准改良。本发明摒弃了以往界定盐碱程度必须野外手动采样结合室内分析化验的繁琐程序,是一种野外非扰动、快速简便测定土壤表观电导率进行盐碱地改良的精准方法,成本低且高效,非常适用于盐碱地改良企业、合作社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地电导率仪(EM38-MK2)的内陆盐碱地精准改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内陆盐碱地是我国主要的盐碱区域,包括西北、东北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约占全国盐碱总面积的69%,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将盐碱荒地快速改良为耕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盐碱地土壤盐渍化程度不同,类型复杂多样,在很小的范围内往往差异较大,土壤盐分含量的这种不均匀性,对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困难,因此针对不同盐碱化程度地块进行准确定位,定点改良土壤盐碱,使土壤盐碱均达到作物的正常生长范围,实现土壤盐碱的均质化改良是盐碱地大规模开发与改良的重点。
传统方法采用田间采样法测定电导率(EC)来进行,此法比较费时、费力,受田间盐碱变异程度大以及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常无法采集到足够的样本数量,难以做到精准改良。大地电导率仪(EM38)能在地表直接测量土壤的表观电导率,为非接触直读式、适用于大面积土壤盐碱化的测量。目前有关大地电导率仪方面的报道很少,而且专利也只是局限于大地电导率仪测定数值的解译或测定方法的记载,如CN107145644A(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土壤盐渍化解译)通过对表观土壤电导率、遥感影像、土壤盐分调查含量三者的耦合,实现三维土壤盐分状况解译。CN105766116A(基于精准农业的改良剂变量施撒系统)提供了一种基于精准农业的改良剂变量施撒系统,重点在改良剂施撒设备研制。
这些现有技术没有涉及如何利用大地电导率仪测定值建立土壤盐碱化程度指标,按照不同的盐碱化程度建立改良剂用量推荐系统,然后进行定位定点的精准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盐碱地改良中盐碱空间变异性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大地电导率仪(EM38-MK2)的内陆盐碱地精准改良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大地电导率仪(EM38-MK2)的内陆盐碱地精准改良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地块测量
在当年秋季或笠年早春土壤消冻后,对拟改良的地块应用GPS进行地形测量定位,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立矢量化电子坐标图。
(2)、网格设定
在改良的地块内设置改良网格单元,确定测定的样点位置和样点数。网格大小根据地块大小和盐碱分布变异特征确定,网格单元大小一般为2×2m~50×50m。
(3)、现场检测
利用大地电导率仪测定所确定样点水平方向的电导率,同时使用高精度GPS定位。
(4)、将大地电导率仪测定的数值按照换算系数转换为传统的EC值,应用Sufer12.0软件绘制成空间分布图。根据EC值建立盐碱地改良化学改良剂的推荐指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