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技术的酶固定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2593.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冰芳;高兵兵;褚天舒;叶家捷;储建林;郭茂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82 | 分类号: | C12N11/082;C12N11/096;C12N9/24;C12N9/20;C12N9/50;C12N9/84;B29C64/1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技术 固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酶固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3D打印支架作为载体,经表面活性化处理后将酶与载体结合,并进行催化合成,实现酶固定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分子材料通过3D打印成型获取所述3D打印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选取C-PLA、PLA或AB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支架采用FDM技术打印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表面活性化处理的方法为:
1)使用食人鱼溶液进行刻蚀;以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
2)通过过氧乙酸处理,向材料表面引入羟基基团;
3)添加硅烷偶联剂,引入与酶分子相结合的表面活性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8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体系为:乙酸和30%过氧化氢按体积比1:1混合,加入浓硫酸和硫酸亚铁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7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硅烷偶联剂选用环氧硅烷或氨基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为青霉素G酰化酶,糖苷酶,脂肪酶或蛋白酶;反应体系为固液体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酶固定化温度为25℃,pH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5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