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含氟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2698.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献;蔡榕;魏一帆;张艳中;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7/14;C08L27/16;C08L27/12;C08K9/12;C08K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载银纳米填料制备:
(i)将1份纳米填料载体加入到10~100份酮类溶剂中,超声波分散处理10~60min,然后加入0.2~3份异氰酸基硅烷偶联剂,在40~90℃温度下搅拌回流反应0.5~6小时,离心分离和洗涤,在0~110℃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经异氰酸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填料颗粒;
(ii)将5~20份醚类溶剂、2~15份多元羧酸、0.2~4份促进剂混合均匀,加入经异氰酸基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填料颗粒,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和洗涤,在70~110℃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多羧基化核壳复合结构纳米填料颗粒,所述多元羧酸选自丁烷四羧酸、1,2,3,4-环丁烷四羧酸和1,2,3,4,5,6-环己烷六羧酸中的至少一种;
(iii)将2~10份多羧基化核壳复合结构纳米填料颗粒和5~20份蒸馏水混合成分散液,超声波分散处理10~60min,调节分散液的pH调至5~7,在搅拌和超声振荡条件下往分散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和洗涤,在70~110℃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得到载银纳米填料颗粒;
(2)含氟薄膜制备:
将包括含氟树脂100份、载银纳米填料2~10份和潜溶剂0~230份的制膜配方,经挤出流延后制得抗菌含氟薄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填料载体选自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和锐钛晶型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甲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基酮、丁酮、甲苯环己酮和环己酮中的至少一种。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填料载体的粒径为10~50nm;
所述酮类溶剂选自丙酮、甲乙酮、甲基丁酮、丁酮和环己酮中的至少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氰酸基硅烷偶联剂选自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醚类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醚、丁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和1,4-二氧六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促进剂选自4-二甲氨基吡啶、苄基二甲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N,N'-羰基二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和1-氰乙基-2-乙基-4-甲基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iii)中,将2~10份多羧基化核壳复合结构纳米填料颗粒和5~20份蒸馏水混合成分散液,超声波分散处理10~60min,调节分散液的pH调至5~7,在搅拌和超声振荡条件下往分散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的速率为500~800rpm,超声振荡的功率为500~1000W,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分离和洗涤,在70~110℃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得到载银纳米填料颗粒。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树脂选自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或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潜溶剂选自γ-丁内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碳酸丙烯酯、六甲基磷酰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异氟尔酮中的至少一种。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含氟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将含氟树脂100份、载银纳米填料2~10份和潜溶剂0~230份在高速分散机作用下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和狭缝模头铸片、流延至冷辊冷却,铸片再经拉伸辊筒纵向拉伸和横拉机横向拉伸、脱除挥发组分、定型热处理后,得到抗菌含氟薄膜。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含氟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含氟薄膜用作交通运输内饰、食品和药品包装、医院、家居厨房、卫浴商场和酒店宾馆的装饰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6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