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2733.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孟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H01M2/30;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池 盖板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安装于盖板本体左右两端的极柱组件、和设置在两端极柱组件中间的防爆组件,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孔、套设在极柱孔内部的极柱、以及设置在极柱顶部的极柱铆钉,极柱、极柱铆钉与盖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绝缘胶圈,极柱延伸出盖板本体的外围套设密封圈;防爆组件包括排气孔板、防爆片、顶柱、套筒和推板,排气孔板设置在防爆组件的底部,其上与防爆片的突出部相连,顶柱的一端穿过套筒固定安装在突出部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防爆组件的顶部内壁,防爆组件上部空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板,推板活动连接二号弹簧和排气斜弹簧,排气斜弹簧与顶盖一体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盖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电压高、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和轻便等优点,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其安全性比其他二次电池要差,当动力锂电池过充时,其内部电解液等材料会裂解产生气体,使得电池外壳鼓涨破裂,让氧气进去与堆积在负极表面的锂离子反应,进而发生爆炸,现有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用的锂电池盖板未设有防爆功能、电极压板易漏电和装配效率较低,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生产的需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安装于盖板本体左右两端的极柱组件、和设置在两端极柱组件中间的防爆组件,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孔、套设在极柱孔内部的极柱、以及设置在极柱顶部的极柱铆钉,极柱、极柱铆钉与盖板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绝缘胶圈,极柱延伸出盖板本体的外围套设密封圈;防爆组件包括排气孔板、防爆片、顶柱、套筒和推板,排气孔板设置在防爆组件的底部,其上与防爆片的突出部相连,顶柱的一端穿过套筒固定安装在突出部的上表面,另一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防爆组件的顶部内壁,防爆组件上部空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推板,推板活动连接二号弹簧和排气斜弹簧,排气斜弹簧与顶盖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柱内设有长条形通气孔和排气通道,长条形通气孔和排气通道相连通,长条形通气孔连接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排气通道的侧壁是由中部的弹性部和两侧的延伸部组合而成,延伸部贯穿顶柱的侧壁滑动连接套筒,且延伸部上设有排气主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顶柱上设有若干排气口,防爆片的突出部上设置有通孔,排气孔板上设有若干排气孔,若干排气口通过突出部上设置的通孔和排气孔板上设置的若干排气孔连通电池内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排气斜弹簧为“レ”字形结构,其中“レ”字形结构垂直的一端靠近防爆组件的外侧边缘设置,“レ”字形结构斜向的一端靠近防爆组件的内侧设置;推板的顶部设有斜口,斜口的斜向方向与排气斜弹簧斜向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防爆组件与盖板本体的连接处以及顶盖与盖板本体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件。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通过设置的防爆组件,可以提高新能源电池盖板组件的防爆能力,一旦当电池内部气体温度升高膨胀时,防爆片的突出部能够向上顶起顶柱,使得顶柱在套筒内上移,致使顶柱上设置的若干排气口能够连通防爆组件内腔,从而扩大电池内部体积,降低压力,起到保护作用;当发生极端情况,顶柱不断的被防爆片向上顶起时,顶柱内部的排气通道脱离套筒,此时排气通道上设置的延伸部弹出弹性部,加大推动推板的力度,使得推板上的斜口抵接在排气斜弹簧上,将排气斜弹簧推出盖板主体,与此同时顶盖同步蹦出盖板本体,电池内部与外界连通,使电解液外泄以达到保护电池整体不发生爆炸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