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2882.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中内隆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60;H01L3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模块 制造 方法 | ||
提供发光装置、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提高了光的取出量的发光装置等。发光装置具备:透光性粘接部件,其连续覆盖第一侧面的第二主面侧和第三主面;第一光反射性部件,其覆盖设置有透光性粘接部件的第一侧面,且在周围具有第三侧面,第一光反射性部件含有具有光反射性的第一填充物,与第二主面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上的第三侧面彼此的距离比第二侧面中第四主面侧的第二侧面彼此的距离小,波长变换部件在第二侧面中与第三主面接近的区域形成从第二侧面的平面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波长变换部件在第一倾斜面的表面附着有反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光反射性粒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发光模块以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或显示器等光源被广泛使用。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光源装置具备安装于安装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和多个发光元件各自上的荧光体层,在荧光体层的表面配置有反射层。
随着近年来小型轻量化的趋势,这种发光装置实现更小型、薄型化,并且寻求进一步的高亮度化。特别是,寻求改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取出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4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提高光的取出效率的发光装置、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发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装置,其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设置有电极的第一主面、与该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及所述第二主面连续的第一侧面;
波长变换部件,其具有第三主面、与所述第三主面相反的第四主面、与所述第三主面及第四主面连续的第二侧面,对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波长进行变换而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所述第三主面为具有比所述第二主面大的面积的矩形形状且与所述第二主面接合;
透光性粘接部件,其连续覆盖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第二主面侧和所述第三主面的一部分;
第一光反射性部件,其覆盖设置有所述透光性粘接部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且在周围具有第三侧面;
所述第一光反射性部件含有具有光反射性的第一填充物,
与所述第二主面垂直的方向的截面上的所述第三侧面彼此的距离比所述第二侧面中所述第四主面侧的所述第二侧面彼此的距离小,
所述波长变换部件具有向所述第二侧面中与所述第三主面接近的区域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所述波长变换部件在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表面具有光反射性粒子。
所述第一光反射性部件具有向所述第三侧面中与所述第三主面接近的区域倾斜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连续。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倾斜面至少部分地形成为曲面状。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光反射性粒子由与所述第一填充物相同的材质构成。
在上述发光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填充物包含TiO2。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模块,其具备:上述发光装置;
透光性的导光板,其具有导光板第一主面和导光板第二主面,所述导光板第一主面成为向外部放射光的发光面,所述导光板第二主面为与所述导光板第一主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备配置所述发光装置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8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