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3255.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魏;廖敏;梁之琦;夏光辉;梁博;王现林;吴俊鸿;连彩云;周金声;熊绍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6;F25B43/00;F25B41/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殷爱钧;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之间、具有节流装置且不具有压缩机的一侧管路上还设置有储液装置,储液装置倒立安装,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从储液装置的下部伸入进储液装置的内部,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从储液装置的下部伸入进储液装置的内部,第一管路的伸入储液装置内部的自由端的高度低于第二管路的伸入储液装置内部的自由端的高度。通过本发明得热泵型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运行时能将系统里的“过量”制冷剂存储起来,以降低系统循环运行冷媒量,解决系统制热运行压力(高压)值偏高的问题,提高机组制热能效参数HSPF,达到提升整机能效APF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对于热泵型空调器而言,在制冷和制热时,由于制冷时制冷剂的单位焓值要小于制热时的单位焓值,故制冷时的制冷剂循环量要大于制热时的制冷剂循环量,也即对于热泵系统而言,在制热时系统里要比制冷时多出一部分制冷剂,而这些制冷剂必须要有一个空间可以将其储存起来,否则就会影响机组的可靠安全运行。
此外,由于现有热泵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运行时,系统循环冷媒量较多,导致系统运行压力(高压)值偏高,致使压缩机运行功率值较高,进一步导致机组耗电量增加、制热能效参数(COP、HSPF)偏低,最终导致整机性能较差、APF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在系统里增设一个冷媒调节装置,将制热工况下系统里“过量”的制冷剂存储起来。
而现有专利中,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该冷媒调节装置也大都采用一种单连管(CN201344686Y)、双连管(CN201062906Y)或三连管(CN201053788Y)结构形式的储液罐装置。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型空调器存在在制热工况下运行时,系统循环冷媒量相对偏多,导致系统运行压力(高压)值偏高,致使压缩机运行功率值较高,进一步导致机组耗电量增加、制热能效参数偏低,最终导致整机性能较差、APF较低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型空调器存在在制热工况下运行时,系统循环冷媒量相对偏多,导致系统运行压力(高压)值偏高,致使压缩机运行功率值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
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具有所述节流装置且不具有所述压缩机的一侧管路上还设置有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倒立安装,所述室内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从所述储液装置的下部伸入进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第二管路从所述储液装置的下部伸入进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所述第一管路的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部的自由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管路的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部的自由端的高度。
优选地,
所述储液装置具有均朝下设置的第一口和第二口,且所述室内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从所述储液装置的下部的所述第一口伸入进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所述室内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从所述储液装置的下部的所述第二口伸入进所述储液装置的内部。
优选地,
所述第一管路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部的管路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管路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部的管路长度。
优选地,
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的第一管段和插入所述储液装置中的第一插管,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一插管连通设置;
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的第二管段和插入所述储液装置中的第二插管,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二插管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插管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部的长度a小于所述第二插管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部的长度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3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