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5284.0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钟家杰;刘翼;舒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 | 分类号: | F16D55/226;F16D65/0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63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弹簧扳手、花键轴、弹簧、钢球座、钢球、制动片、制动盘,弹簧扳手通过渐开线花键配合与花键轴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螺栓固定;钢球座中心开设有通孔,钢球座套在花键轴上,钢球座固定在壳体上,钢球座通过花键轴帽与花键轴贴合,钢球座与花键轴上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扇形凹槽,钢球座与花键轴共同将钢球夹持在各自对应的扇形凹槽内,钢球座和弹簧扳手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在花键轴帽外,花键轴通过挡圈限制在壳体中,花键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片,制动盘悬空伸入壳体中,制动盘位于制动片下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通过设置钳形制动结构,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行驶车速的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显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是汽车行驶的重要保障。现有常见的内张蹄式制动器、外抱块式制动器外形尺寸较大、质量重,带式制动器的制动带比压和磨损不均匀、散热差。不能满足一些车辆、工程机械需要装配空间小、质量轻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器,通过设置钳形制动结构,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制动器,包括弹簧扳手、花键轴、弹簧、钢球座、钢球、制动片、制动盘,弹簧扳手通过渐开线花键配合与花键轴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螺栓固定;钢球座中心开设有通孔,钢球座套在花键轴上,钢球座固定在壳体上,钢球座通过花键轴帽与花键轴贴合,钢球座与花键轴上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扇形凹槽,钢球座与花键轴共同将钢球夹持在各自对应的扇形凹槽内,钢球座和弹簧扳手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在花键轴帽外,花键轴通过挡圈限制在壳体中,花键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动片,制动盘悬空伸入壳体中,制动盘位于制动片下方。通过外力控制弹簧扳手转动,带动花键轴转动,进而带动制动片向下运动,直至与制动盘贴合,使制动片和制动盘之间产生摩擦力,实现制动。
所述花键轴截面为T形,花键轴与钢球座贴合的端面圆周均布3个扇形凹槽Ⅰ,扇形凹槽Ⅰ的深度沿花键轴制动时相对旋转方向逐渐变浅,扇形凹槽Ⅰ的最深处的深度为钢球直径的一半,扇形凹槽Ⅰ的最深处的深度与最浅处的深度之差为花键轴最大轴向位移即驻车制动动作过程中花键轴的行程。通过外力控制弹簧扳手转动时,带动花键轴转动,由于扇形凹槽Ⅰ的深度沿花键轴制动时相对旋转方向逐渐变浅,扇形凹槽Ⅰ中的钢球顶住花键轴向远离钢球座的方向运动,即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制动片向下运动。
所述钢球座与花键轴贴合的端面圆周均布3个扇形凹槽Ⅱ,扇形凹槽Ⅱ的深度沿花键轴制动时相对旋转方向逐渐变浅,扇形凹槽Ⅱ最深处的深度为钢球直径的一半,扇形凹槽Ⅱ的最深处的深度与最浅处的深度之差为花键轴最大轴向位移即驻车制动动作过程中花键轴的行程。通过外力控制弹簧扳手转动时,带动花键轴转动,由于扇形凹槽Ⅱ的深度沿花键轴制动时相对旋转方向逐渐变浅,扇形凹槽Ⅱ中的钢球进一步顶住花键轴向远离钢球座的方向运动,即向下运动,进而增加制动片向下运动的行程,保证制动片与制动盘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保证制动效果。
所述的钢球座与花键轴的轴颈配合的通孔处设置有衬套,降低钢球座与花键轴之间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制动片通过磁铁吸盘吸附在花键轴上,磁铁吸盘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定位销限位,防止磁铁吸盘转动,保证制动效果。
所述磁铁吸盘通过吸盘固定器限制在壳体中,对磁铁吸盘起到回位和固定的作用。
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适用于两端大小存在差异的结构。
所述制动盘下方间隔设置有制动片,制动片固定在壳体中。上下两个制动片与制动盘形成钳形制动结构,制动时两个制动片从两边夹住制动盘,制动盘两面受力均匀,提高制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