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航空用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5551.4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83/04;C08L81/06;C08L23/12;C08K13/02;C08K3/34;C08L71/10;C08L67/00;C08L23/08;C08L23/16;C08L61/16;C08L23/06;C08L81/02;H01B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沈彬彬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 航空 塑性 聚酰亚胺 电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航空用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酰亚胺5‑30份,聚醚酰亚胺5‑30份,含硅氧烷聚醚酰亚胺30‑70份,含醚键极性树脂5‑30份,液晶聚合物5‑30份,非极性结晶树脂5‑30份,硅树脂5‑30份,滑石粉5‑20份,加工助剂0.2‑1份,抗氧剂0.1‑1份,添加剂0.1‑10份。本发明通过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聚酰亚胺基础树脂,并用含醚键极性树脂、液晶聚合物、非极性结晶树脂,硅树脂、滑石粉等加工性能改善材料,改善了耐热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基材本身的耐辐射性能、高阻燃性能、高绝缘性能等综合性能,电缆料可以使用传统的热塑性电缆加工设备加工,简化了电缆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料,尤其涉及一种核电航空用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核电站电缆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如交联聚烯烃材料、乙丙橡胶、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等,为了满足核级电缆的需求,这些电缆料中含有大量的阻燃剂、抗辐照剂等,如此大量组份的加入导致了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以及加工难度的提升。核电站用电缆材料既要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更要具备优异的耐热性能和耐辐射性能。
聚酰亚胺耐高、低温、耐溶剂、耐辐射、耐燃烧,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无毒性及环境友好,使得其在航空航天、核电、汽车制造、电子电气、机械、化工及微电子等高技术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自GE公司自推出STM系列热塑性含硅氧烷聚醚酰亚胺材料后,解决了聚酰亚胺材料的可塑性、流动性和硬度问题,因此在航空线缆领域获得应用,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然而,由于聚醚酰亚胺的醚键的存在,材料的耐热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在需要耐高温的核电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性能仍然需要改进。从目前对聚酰亚胺电缆料的研究来看,CN 105153700 A以聚醚酰亚胺为基材,配合聚苯并咪唑和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填充以瓷化粉制得一种核电站电缆用耐辐射聚醚酰亚胺材料。材料很硬而且耐热性仍需提高。CN 105924809 A、CN103992567B和CN201410066061.8以三元乙丙橡胶为基材,复配聚酰亚胺,加入瓷化粉和交联剂,制备出核电用耐辐射电缆料。然而,电缆料仍然是一种硫化橡胶材料,而且耐热性能仍需提高。CN103613882 B以PVC树脂为基材,复配聚醚酰亚胺和ABS树脂,制备出耐辐射核电站配套用电线电缆料。材料基材限制了材料的耐热性。CN105440676A通过聚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达玛树脂复配使用,制备出耐辐射性、耐热性、抗老化性好的核电站耐辐照电缆绝缘料。然而材料很硬而且可塑性加工性仍有待提高。CN 106543520 A和CN 107793624 A以聚乙烯为基料,添加聚酰亚胺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电缆料,CN 106280448 B和CN 106380821 A以石墨烯复配聚酰亚胺制得增强热稳定性能的电缆料。然而这些电缆料都达不到核电和航空电缆料的要求。CN109705576 A公开了一种耐磨自润滑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并用含醚键极性树脂和非极性结晶树脂,通过两种高分子树脂的协同改性作用,提高了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可热塑性加工性能,但是上述材料的常温低温柔软性以及熔体流动性仍有待提高。
综上,开发出一种绝缘性能、加工性能、耐热性和机械性能等均良好的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仍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航空用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改善了聚酰亚胺电缆料的耐热性能,加工性能,电缆料可以使用传统的热塑性电缆加工设备加工,简化了电缆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核电航空用热塑性聚酰亚胺电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酰亚胺5-30份;
聚醚酰亚胺5-30份;
含硅氧烷聚醚酰亚胺30-70份;
含醚键极性树脂5-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高新核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