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跳复合型多足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5659.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肖鹏程;肖晓龙;王怀兴;肖晓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兮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6 | 代理人: | 刘志强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跳 复合型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跳复合型多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底部;机器人主体内对称设有可提升机器人主体平衡性和弹跳力的多个飞行器,机器人主体上设有与飞行器位置对应的上下对流孔;行走装置包括伸缩部和固定部,伸缩部一端与机器人主体下方连接,另一端向多个方向延伸,且连接固定部一端,固定部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支撑机器人主体通过伸缩部的伸缩完成行走或弹跳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加入了四轴飞行器,使弹跳时更加平稳,采用三轴并联运动行走机构,使机器人较以往的机器人更加的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弹跳复合型多足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工智能一直处于研发阶段,尤其对于机器人来说,现有的机器人多种多样,有两足、四足或多足的机器人,在行走运动时还是非常平稳的,但是在弹跳力及灵活性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弹跳复合型多足机器人,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高弹跳复合型多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底部;
所述机器人主体内对称设有可提升机器人主体平衡性和弹跳力的多个飞行器,机器人主体上设有与飞行器位置对应的上下对流孔;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伸缩部和固定部,伸缩部一端与机器人主体下方连接,另一端向多个方向延伸,且连接固定部一端,固定部另一端与地面接触,支撑机器人主体通过伸缩部的伸缩完成行走或弹跳的过程;伸缩部包括多个伸缩轴,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轴,伸缩轴和固定轴之间通过一可转关节连接,固定轴另一端为落地部,伸缩轴另一端为安装部;
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CPU、检测弹跳高度的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CPU输入端连接,伸缩部的控制端连接在CPU输出端;
机器人主体弹跳时,行走装置通过伸缩部的伸缩提供弹跳力,红外线传感器检测机器人主体的弹跳高度,飞行器辅助机器人主体平稳上升到设定高度。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主体内还设有角度加速度陀螺仪、测量机器人主体移动数据的光流移动传感器、采集声音信息传输指令的麦克风,角度加速度陀螺仪与CPU输入端连接,可配合伸缩轴完成转向行走,所述麦克风输出端、光流移动传感器与CPU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伸缩轴、可转关节、固定轴均设有三个。
进一步,所述伸缩轴包括伸缩电机、套杆、内杆,内杆一端位于套杆内,伸缩电机与内杆一端连接,且套杆内壁设有供伸缩电机运动的滑轨,伸缩电机移动式固定在滑轨上。
进一步,所述伸缩轴与安装部、伸缩轴与可转关节、固定轴与可转关节、固定轴与落地部均通过球形铰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落地部下方可设置足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入了飞行器,使弹跳时更加平稳,采用三轴并联运动行走机构,使机器人较以往的机器人更加的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行走装置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为伸缩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原理图。
图中,1、机器人主体,2、飞行器,3、伸缩轴,4、固定轴,5、红外线传感器,6、光流移动传感器,7、麦克风,8、CPU,9、安装部,10、可转关节,11、落地部,12、伸缩电机,13、套杆,14、内杆,15、角度加速度陀螺仪,16、足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未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