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海岛微电网风储联合优化调度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7396.X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泳洁;尹旭;廖一旭;刘扬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合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值 天气预报 海岛 电网 联合 优化 调度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海岛微电网风储联合调度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海岛微电网风机坐标,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最小分辨率网格坐标;其次,基于WRF模式生成最小分辨率网格坐标的天气预报数据,其中预报数据为含风机轮毂高度在内的3层高度的风速和和风向,将其数据整合成一维向量,作为表征该时刻点风速特征向量;再次,基于预测风速特征向量进行风功率预测,生成未来24小时96个点的风功率预测数据;最后,以风储最小波动为目标,储能充电功率和SOC限制为约束,建立风储联合调度优化算法的二次规划数学模型;对风储联合调度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将求解结果作为风储联合调度指令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与微电网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海岛 微电网风储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海洋经济开发、海岛资源利用、海岛居民生活条件的提 高日益重视,开发规模和力度空前。海岛地区虽电力紧缺,但风能、太阳能、海 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有效开发可再生能源以解决岛上电力不足,对海岛 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近年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 在这种背景下,使用可再生能源加柴油发电机的海岛独立型微电网模式应运而生。
受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风力发电输出功率具有较强的 波动性和间歇性。在海岛微电网系统中,风力发电的输出电能在电力系统中所占 比重的较大,其输出功率的波动性给微电网运行带来日趋严重的不利影响。
因此,海岛独立型微电网通常需要配置储能系统来调节发电与负荷之间的平 衡,从而最大化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目前有不少研究人员对该领域展开了技术研 究工作,如文献1“孤立型海岛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研究[J](余畅,雷金勇,杨苹, 供用电,2015(1):28-33)”针对不同的频率和电压变化范围对微电网稳定性影响程 度的不同,提出一种对微电网频率和电压的变化范围进行分区控制的稳定控制策 略,分别设立频率和电压的预警区与紧急区,根据本区域频率和电压的变化特点 对微源、储能单元、负荷进行协调控制。东澳岛微电网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 略能使波动的频率和电压快速恢复稳定。文献2“独立风光储微电网中混合储能 的管理控制策略[J](张海燕,秦亚斌,肖春,电气应用,2017(01):21-28.)”针对独 立风光储微电网中混合储能功率分配和电压频率稳定两大问题,提出了混合储能 管理和控制策略。该策略将混合储能中的锂电池采取功率控制方式,靠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结果制定充放电计划以平复系统波动。然而以上方法,都没有充分考 虑到储能充放电系统的效率对电池的影响,对新能源系统的预测多采用时间序列 法,未能高度融合天气数据参与预测,同时系统的优化也着眼于实时控制,未能 从长时间尺度挖掘储能对风电功率波动的抑制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海岛微电网中的风机坐标,生成风机坐标网格,采用WRF模式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作为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准气象来源。建立二 次优化规划模型对优化调度问题进行准确描述,通过求解得到准确的储能动作指 令值,实现对海岛微电网风储联合系统的长时间尺度优化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海岛微电网风储联合优化调 度方法,旨在基于最小分辨率网格坐标和WRF模式数值天气预报结果,生成风 速特征向量,建立风储联合系统的优化调度二次规划模型,基于风机功率预测结 果进行求解,得到储能优化调度指令,有效地实现对海岛微电网内部风储联合系 统的长时间尺度优化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海岛微 电网风储风储联合优化调度范方法,其步骤包括如下:
步骤一:基于海岛微电网风机坐标,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最小分辨率网格坐标。 以数值天气预报最小经纬分辨率为网格长度,计算得到风机坐标所在网格的四个 顶点经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合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合纵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7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