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声降噪装置及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7896.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黄顺巧;孙皓;王小荣;满超;候海臣;霍文浩;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 装置 风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消声降噪装置及风机,涉及管道消声降噪技术领域。消声降噪装置包括管道和至少两个消声件。消声件设置于管道内,至少两个消声件间隔布置使管道内的气流沿相邻两个消声件之间的通道流经消声件,消声件由至少一个消声板合围得到,消声件中部具有消声腔,消声板具有呈阵列分布的消声孔,消声腔通过消声孔与管道连通。消声孔的内径为0.2~4mm,消声孔的内径与相邻两个消声孔的间距的比为1:2~1:5。当管道内的气流流经消声件时,气流在受到消声件的阻挡后,沿相邻两个消声件之间的通道流经消声件,声波被消声件吸收、降低和抵消后,气流的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消声降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声降噪装置及风机。
背景技术
气体在管道系统内的流速较高,一般在几十米每秒到一百多米每秒不等,气体容易与风机叶片、蜗壳内表面、管道系统的固壁面相互作用形成偶极子噪声,当气体从壁面脱落发生流动分离的时候会产生旋涡形成四极子噪声。
管道系统产生的噪音容易对周边生活的人群产生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降噪装置及风机,其能够有效降低管道内由气体产生的噪音。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声降噪装置,其包括管道和至少两个消声件。
管道具有沿气流流动的第一预设方向,以及沿管道横切的第二预设方向。
至少两个消声件设置于管道内,每个消声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至少两个消声件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布置使管道内的气流沿相邻两个消声件之间的通道流经消声件,消声件由至少一个消声板合围得到,消声件中部具有消声腔,消声板具有呈阵列分布的消声孔,消声腔通过消声孔与管道连通。
消声孔的内径为0.2~4mm,消声孔的内径与相邻两个消声孔的间距的比为1:2~1:5。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消声件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于管道内,至少两个消声件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布置,当管道内的气流流经消声件时,气流在受到消声件的阻挡后,沿相邻两个消声件之间的通道流经消声件,声波被消声件吸收、降低和抵消后,气流的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包括玻璃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声波穿过消声板的消声孔和吸声材料,声能被吸收,从而降低声压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消声孔的内径为2~4mm,消声孔的内径与相邻两个消声孔的间距的比为1:2~1:3。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时,消声降噪装置通过消声孔和吸声材料共同实现消声降噪,此时消声孔的内径为2~4mm,消声孔的内径与相邻两个消声孔的间距的比为1:2~1:3,有利于消声孔和吸声材料配合吸声降噪。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消声孔的内径为0.2~1mm,消声孔的内径与相邻两个消声孔的间距的比为1:3~1:5。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消声腔内没有填充吸声材料时,消声腔为空心,把消声孔的内径控制在一毫米以下,单独由消声板构成的消声件的吸声系数提高,吸声频率范围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消声孔为圆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圆形的消声孔有利于降低管道内的噪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消声板包括多行分布的消声孔,任意相邻两个消声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任意相邻两行的消声孔一一对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消声孔呈现多行横向分布,其中相邻两行横向分布的四个相邻的消声孔构成正方形,有利于降低管道内的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7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