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终端、物联网设备及配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7897.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48/08;H04W48/16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喻颖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设备 配网 联网模块 联网设备 终端 设备唯一标识 终端提示用户 唯一标识码 方法支持 获取设备 连接成功 连接终端 密码加密 密码组合 配网系统 适用场景 信息标贴 终端切换 固定的 可识别 码生成 扫描物 输入物 固化 联网 传输 网络 | ||
1.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进行联网,通过扫描物联网设备的信息标贴获取设备唯一标识码,并根据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
终端切换至AP模式,以所述AP热点名称开启热点;
在物联网设备连接成功终端的AP热点后,终端提示用户输入物联网设备需要连接的WiFi名称和密码,并将WiFi名称和密码加密后传输至物联网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的步骤包括:直接将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同时作为AP热点名称和密码,或者将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按照特定算法处理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物联网设备连接至WiFi网络后,所述终端退出AP模式,连接至WiFi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标贴中包含设备唯一标识码信息以及生成方式的信息,并且以加密后的方式呈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物联网设备需要连接的WiFi名称和密码的过程中,如果用户输错WiFi名称和密码中至少一个,并将错误的WiFi名称和密码加密后传输至物联网设备,所述终端接收来自物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失败的消息,并提示用户重新检查输入的WiFi名称和密码。
6.一种物联网设备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联网设备利用设备唯一标识码生成用于进行热点连接的名称和密码,生成方式与终端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的方式相同;
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联网模块扫描信道并通过将所述热点连接的名称和密码与终端的AP热点进行匹配,以与终端实现连接;
所述物联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WiFi名称和密码并连接至WiFi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联网模块处于Station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物联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WiFi名称和密码中存在错误,导致物联网设备无法联网,所述物联网设备由连接WiFi热点的网络模式切换至连接手机AP热点的网络模式,并向终端发送联网失败的消息。
9.一种用于配网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联网模块,用于使终端进行联网;扫描识别模块,用于通过扫描物联网设备的信息标贴获取设备唯一标识码;AP热点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将终端由联网模式切换至AP模式,并以所述AP热点名称开启热点;联网信息输入模块,用于在物联网设备连接成功终端的AP热点后,在终端提示用户输入物联网设备需要连接的WiFi名称和密码;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WiFi名称和密码加密后传输至物联网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AP热点生成模块直接将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同时作为AP热点名称和密码,或者将所述设备唯一标识码按照特定算法处理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
11.一种用于配网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点连接生成模块,用于利用设备唯一标识码生成用于进行热点连接的名称和密码,生成方式与终端生成可识别的AP热点名称和密码的方式相同;联网模块,用于扫描信道并通过将所述热点连接的名称和密码与终端的AP热点进行匹配,以与终端实现连接;所述联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WiFi名称和密码并连接至WiFi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78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