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及其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8230.X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应勇;陈超山;李宏军;曾林;阙燚彬;邓海英;毛丹丹;蓝卫东;莫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B23Q3/08;B23Q1/25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莫燕华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倒角 机床 及其 夹紧 装置 | ||
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包括铣刀、拖板、主电机和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轮Ⅰ、驱动轮Ⅱ、圆周进给输入齿轮、驱动齿轮Ⅰ、驱动齿轮Ⅱ、气缸、压轮和进给电机;所述压轮与驱动轮Ⅰ、驱动轮Ⅱ水平面上呈三角形排列,所述压轮、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用于共同压紧工件;所述压轮通过压轮轴与气缸的伸缩杆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Ⅰ通过轴Ⅰ与驱动齿轮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Ⅱ通过轴Ⅱ与驱动齿轮Ⅱ固定连接;所述圆周进给输入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Ⅰ、驱动齿轮Ⅱ啮合;所述进给电机的进给电机输出轴与圆周进给输入齿轮固定连接;铣刀有两个,分别位于工件的两端。本机床倒出的角大小均匀,并且可同时进行加工圆柱体的两端倒角,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特别是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及其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外圆柱倒角一般用车工艺来完成,所使用的机床通常是在车床主轴的端部设置有夹盘,然后把工件固定在夹盘上,由主轴带动工件绕车床主轴中心旋转,车刀进给进行工件的外倒角加工。该技术存在的不足是:1.如果外圆柱体的几何中心与车床主轴中心不一致,倒出的角大小不均匀;如果外圆柱体出现有椭圆现象,倒出的角大小也不均匀;这样不仅去除不了毛刺,也不便于零件装配,加工精度差,还影响了产品美观。2.不能对圆柱两端同时倒角,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及其夹紧装置,倒出的角大小均匀,并且可同时进行加工圆柱体的两端倒角,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的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轮Ⅰ、驱动轮Ⅱ、圆周进给输入齿轮、驱动齿轮Ⅰ、驱动齿轮Ⅱ、气缸、压轮和进给电机;所述压轮与驱动轮Ⅰ、驱动轮Ⅱ水平面上呈三角形排列,所述压轮、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用于共同压紧工件;所述压轮通过压轮轴与气缸的伸缩杆端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轮Ⅰ通过轴Ⅰ与驱动齿轮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Ⅱ通过轴Ⅱ与驱动齿轮Ⅱ固定连接;所述圆周进给输入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Ⅰ、驱动齿轮Ⅱ啮合;所述进给电机的进给电机输出轴与圆周进给输入齿轮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进给电机驱动进给电机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圆周进给输入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驱动齿轮Ⅰ和驱动齿轮Ⅱ同时旋转,实现所述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共同带动工件旋转。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放置工件的辅助支撑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压轮与驱动轮Ⅰ、驱动轮Ⅱ水平面上呈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的结构大小一致。
其相关的另一项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包括铣刀、拖板和主电机,所述主电机和铣刀固定在拖板上,所述拖板通过驱动机构作往复运动;还包括有上述的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的夹紧装置;所述铣刀有两个,两个铣刀对称安装在驱动轮Ⅰ和驱动轮Ⅱ之间,分别位于工件的两端;所述主电机的主电机输出轴与两个铣刀固定连接;通过所述主电机驱动主电机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两个铣刀旋转。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及其夹紧装置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之外圆柱倒角机床的夹紧装置利用驱动轮Ⅰ11、驱动轮Ⅱ12和压轮9三轮滚动和挤压原理对工件(圆柱体)进行旋转并限位固定,利用驱动轮Ⅰ11和驱动轮Ⅱ12两个驱动轮的定心并驱动工件旋转,两个驱动轮使工件旋转更平稳,即两个驱动轮走工件的外圆定位,使工件与铣刀的距离保持恒定,加工精度高,即使工件外圆有椭圆现象也能保证倒出的角匀称美观,便于装配,并有效的去除工件上的毛刺,使产品不锋利,不会割伤使用者,保证产品的品质。
(2)本发明之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安装有两个铣刀,并安装在驱动轮Ⅰ11和驱动轮Ⅱ12之间,分别位于工件2的两端,可同时对圆柱体的两端进行倒角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外圆柱倒角机床及其夹紧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8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