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8336.X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乐伦;李妍君;程彦翔;叶睿;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 代理人: | 程修华 |
地址: | 518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导入 针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针阵列,位于微针阵列基底下表面的弹性体,非弹性载药水凝胶,柔性电路板和防渗粘圈;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给药电极和回路电极,所述给药电极位于所述弹性体和所述非弹性载药水凝胶之间,所述微针阵列穿过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给药电极,针头部分包埋于所述非弹性载药水凝胶,所述回路电极环绕在所述给药电极四周,所述回路电极不与所述给药电极相接触;所述防渗粘圈粘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防渗粘圈剪裁露出所述给药电极和所述回路电极的位置;所述给药电极和所述回路电极分别对应连接外部的离子导入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泡沫海绵、开孔的聚氨酯软泡弹性体;所述非弹性载药水凝胶包括天然的壳聚糖、海藻酸盐水凝胶,人工合成的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水凝胶、聚乙烯醇水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的长度在2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的针体上与给药电极相接触的部位旋涂一层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绝缘材料;所述回路电极上附有一层导电凝胶,厚度不超过防渗粘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电极大小与微针阵列基底一致,在所述给药电极的边缘过孔引出导线,所述回路电极边缘也过孔引出导线。
6.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制作微针阵列;
步骤2:制作弹性体;
步骤3:制作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给药电极和回路电极;在给药电极上、与微针阵列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穿孔;所述回路电极环绕在所述给药电极四周;
步骤4:制作防渗粘圈,所述防渗粘圈剪裁露出所述给药电极和所述回路电极的位置;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防渗粘圈粘在步骤3制得的柔性电路板上;
步骤6:将步骤1制得的微针阵列穿过弹性体和给药电极,弹性体位于微针阵列基底下表面;
步骤7:将可扩散药物与非弹性水凝胶溶液混合,制得混合溶液;
步骤8:将步骤7制得的混合溶液添加到步骤6制得的微针前端,并使所述混合溶液凝固成水凝胶状,从而得到非弹性载药水凝胶,使得微针针头部分包埋于所述非弹性载药水凝胶,所述给药电极位于所述弹性体和所述非弹性载药水凝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丝网印刷或镀膜的方式制得和微针基底形状一致的给药电极,同样制得回路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给药电极的边缘过孔引出导线,回路电极边缘过孔引出导线,所述导线均用于对应连接外部的离子导入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离子导入微针药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所述微针阵列的针体上与给药电极相接触的部位旋涂一层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绝缘材料;将导电凝胶添加到回路电极上,厚度不超过防渗粘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深圳,未经中山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83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