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挡风玻璃除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9525.9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6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邵垒;毛虹霖;侯洋;吴滔;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B64D13/06;B64D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挡风玻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挡风玻璃除雾系统,包括引气通道,引气通道下游依次连接有连接第一调节阀、中空纤维管膜、单向阀、风机、气体分布器;中空纤维管膜包含湿空气通道和吹扫空气通道,第一调节阀出口通过管道与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入口连接;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出口通过管道与单向阀入口连接;中空纤维管膜的湿空气通道设置有湿空气通道出口;第一调节阀出口和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入口之间连接有旁通活门入口,旁通活门出口与单向阀出口通过管道并联后与风机入口连接;引气通道连接飞机环控系统;气体分布器出口正对飞机挡风玻璃。本发明具有除雾效果好、无须维护、对玻璃无损伤、驾驶舒适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航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飞机挡风玻璃除雾系统。
背景技术
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由于外界气温较低,与机内空气温差大,挡风玻璃特别容易蒙上一层雾气,影响驾驶员视线,降低飞机飞行安全性。以往飞机上常用热空气吹向挡风玻璃来去除雾气,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有部分热空气吹向驾驶员,从而影响舒适性;另一方面,热空气会对挡风玻璃本身产生影响,甚至改变其折射率,进而影响驾驶员视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对驾驶员舒适、除雾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无须维护、对挡风玻璃无影响的飞机挡风玻璃除雾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驾驶员舒适、除雾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无须维护、对挡风玻璃无影响的飞机挡风玻璃除雾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挡风玻璃除雾系统,包括引气通道,所述引气通道下游依次连接有连接第一调节阀、中空纤维管膜、单向阀、风机、气体分布器;
所述中空纤维管膜包含湿空气通道和吹扫空气通道,所述第一调节阀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入口连接;所述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单向阀入口连接;所述中空纤维管膜的湿空气通道设置有湿空气通道出口;
所述第一调节阀出口和所述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入口之间连接有旁通活门入口,所述旁通活门出口与所述单向阀出口通过管道并联后与所述风机入口连接;
所述引气通道连接飞机环控系统;
所述气体分布器出口正对飞机挡风玻璃。
基于中空纤维管膜本身特性(在膜两侧存在压力差、浓度差、温度差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原料侧的组分有选择性地透过膜,实现分离),湿润空气进入膜组件,水蒸汽和部分空气通过膜渗透到另一侧,大部分干燥的空气通过吹扫空气通道用于玻璃除雾。
较佳的,所述中空纤维管膜吹扫空气通道出口与所述单向阀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阀入口,所述第二调节阀出口通过管道与中空纤维管膜湿空气通道连接。
较佳的,所述中空纤维管膜的纤维膜末端开设有孔洞。
较佳的,所述中空纤维管膜的湿空气通道出口处安装微型真空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驱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温度差)的作用下,原料侧的组分有选择性地透过膜,实现分离、提纯。对于特定的膜材料,水蒸气在其中的透过速率比较大,其渗透系数比氮气、氧气和其它一些空气中的微量气体至少高两个数量级。当湿润的空气流经中空纤维膜(进气侧)时,水蒸气被膜材料吸收,然后在极薄的膜壁中扩散至膜丝的另一侧(渗透侧),并由小部分干燥吹扫气反吹带出膜干燥器,得到的干燥压缩空气从中空纤维管膜出口流出,完成水-气分离,干燥压缩空气流向挡风玻璃进行除雾。整个过程中,膜管内外始终存在水蒸气分压差,保证水分子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干燥过程。膜干燥器产出的干燥气体露点极低,除雾效果好,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须维护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5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