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粘接的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9534.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丽泰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75/06;C09J175/04;C09J11/04;C08G18/79;C08G18/48;C08G18/42;C08G18/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力电池 双组份 聚氨酯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按所述的A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的A组分的原料配方包括:
疏水多元醇 10~34%;
聚酯多元醇 4~8%;
分子筛 1~5%;
表面改性的导热填料 60~75%;
其它填料 0.1~2%;
催化剂 0.1~0.5%;
所述的A组分的原料配方还包括2~10wt%的芳香族聚醚多元醇,所述芳香族聚醚多元醇的平均羟值为260-300 mgKOH/g;
按所述的B组分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的B组分的原料配方包括:
异氰酸酯 12~30%;
异氰酸酯三聚体 5~10%;
除水剂 0.1~2%;
表面改性的导热填料 60~75%;
分散助剂 0.1~1%;
所述的异氰酸酯为聚合MD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聚醚多元醇是以双酚A为起始剂,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聚合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得到的芳香族聚醚多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的原料配方还包括0.1~5wt%的硅烷偶联剂;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疏水多元醇为官能度为2~4,羟值为170~390 mgKOH/g的油脂多元醇;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6000g/mol,官能度为2~4;
所述的分子筛为3A型、4A型、5A型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导热填料的平均粒径为1~20μm;所述的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其它填料为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氢氧化铝、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二乙酸二丁基锡、双吗啉基二乙基醚、异辛酸钾、异辛酸锌、异辛酸铋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异氰酸酯三聚体为HDI三聚体、TDI三聚体、IPDI三聚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除水剂为氧化钙、原甲酸三乙酯、对甲苯磺酰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导热填料与无水乙醇按照质量比为1:1~5混合,然后加入占所述的导热填料质量0.5~2%的硅烷偶联剂,升温至70~90℃反应2~4h,然后静止熟化10~15h,抽滤、洗涤、干燥得到表面改性后的导热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和所述的A组分的用量比为NCO与OH的摩尔比为1.05~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丽泰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格丽泰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5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