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质壁画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9555.X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军岷;朱嫣红;朱炳仁;张道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画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质壁画的制作方法,利用铜质材料的边角料制作出双面均有图案纹理,且图案纹理是自然形成的铜制双面壁画。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生产过程污染少,对操作者的专业度要求低,生产效率高,铜质壁画表面图案纹理不是预先设计制作的,而是在浇铸时高温熔融料与木板壁作用时实时形成的,具有纹理自然、画面柔和等特点,且是双面都具有的,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工艺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质壁画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制壁画大都是在一整块铜板上通过煅打或蚀刻,再通过后期着色处理等方式制作而成,其表面的图案,花纹,层次等一般是通过预先设计的,且一般图案只是单面的。如ZL201620222752.7“一种立体铜壁画”表述的尽管是一种立体化的铜壁画,但用于层次上的图案花纹也是通过蚀刻或煅打的传统方式去呈现的。蚀刻工艺存在的问题是:采用强酸或强碱蚀刻,工艺复杂,污染大;煅打工艺存在的问题是:采用手工操作,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且对操作者的专业度要求高。此外,蚀刻工艺或煅打工艺都不能同时双面加工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质壁画的制作方法,利用铜质材料的边角料制作出双面均有图案纹理,且图案纹理是自然形成的铜制双面壁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质壁画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上端开口的长方体木箱作为浇铸用木模;
步骤2:将铜材边角料、低熔点金属及助熔剂的混合物加热熔融得到浇铸液;
步骤3:将木模浸没在水中保持1-3min,然后取出木模,并将木模内的积水倒出;本步骤为了防止木模被浇铸液快速燃烧碳化;
步骤4:将浇铸液从木模上端开口处缓慢倒入木模的模腔内,浇铸液一次、分两次或分三次浇满木模的模腔,每次浇铸后立即用水浇铜料上冷却定型;
步骤5:拆除木模,得到铜质壁画初成品,用金属切割机将铜质壁画初成品的四周边缘切割整齐并去除边缘毛刺,得到铜质壁画中成品;
步骤6:将铜质壁画中成品打磨、抛光、着色处理后,配上底座或四周加上边框得铜制壁画成品;或铜质壁画中成品配上底座或四周加上边框,接着打磨、抛光、着色处理后,得铜制壁画成品。。
为提高熔融料在成型型腔中的流动性,在铜熔融的同时添加少许低熔点的金属和相应的助熔剂,降低熔融的温度和增加熔融铜料的流动性。这样熔融铜料与木材接触后形成的图案纹理更美观。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木模的模腔尺寸为:长500-2000mm,宽5-15mm,高500-1200mm。
作为优选,所述长方体木箱采用厚度为10-15mm的木板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低熔点金属为锡和铝,锡的用量为铜材边角料重量的1-2%,铝的用量为铜材边角料重量的0.5-1.5%。
作为优选,所述助熔剂为硼砂,硼砂用量为铜材边角料重量的0.2-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铜材边角料为原料,能对铜材边角料有效利用。
2、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3、 生产过程污染少,对操作者的专业度要求低,生产效率高。
4、本发明铜质壁画表面图案纹理不是预先设计制作的,而是在浇铸时高温熔融料与木板壁作用时实时形成的,具有纹理自然、画面柔和等特点,且是双面都具有的,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5、形成的方式采用了金属铜的边角料熔融浇铸的方式,与传统的蚀刻或煅打有很大的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