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9598.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1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詹钦慧;卢宾;杨维;王崇武;林灿欣;吴华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8;C04B20/00;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先荣 |
地址: | 5237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射 混凝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喷射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胶凝材料、沙子、碎石、减水剂、速凝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钢纤维、膨润土和环状糊精,其施工方法,包括(1)预混粉配置:将配方量的减水剂、膨润土和环状糊精与硅藻土混合,研磨、过筛,得到预混粉;(2)制备喷射混凝土:将配方量的沙子、碎石和步骤(1)得到的预混粉拌合后,再加入胶凝材料、速凝剂和水拌合,得到喷射混凝土;(3)预喷涂:在喷射混凝土前,向喷涂面喷涂硅酸钠水溶液,得到粘结保护面;(4)喷射混凝土:本发明的喷射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好,且低温养护下强度高,满足了对恶劣环境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喷射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合比的水泥、沙、石子及外加剂等拌合料,通过喷管喷射到受喷面上,在很短的数分钟之内凝结硬化而成型的混凝土补强加固材料。在建筑施工时,通常伴有深基坑作业,为了保证工人在基坑里作业时的安全,必须维护基坑边坡的稳定。为防止基坑坍塌,主要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基坑边坡加固。
CN108191354A公开了一种喷射混凝土,其成份的质量份数比为:水泥:1份,水:0.40份-0.45份,细骨料:2.20份-2.30份,粗骨料:1.95份-2.05份,粉煤灰:0.10份-0.20份,外加剂0.015份-0.020份,固化剂:0.04份-0.05份,速凝剂:0.04份-0.05份,该发明制备的混凝土能够与施基坑边坡牢固结合,对基坑边坡进行有效加固,有效避免了在混凝土终凝后出现脱落现象。
CN107721242A公开了一种速凝喷射混凝土,其重量份的原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130-150份、粉煤灰10-15份,硅粉5-10份、沸石粉5-10份、砂100-120份,石子120-150份,正硅酸乙酯5-8份,内养护剂10-25份,减水剂1-3份,速凝剂4-6份,水40-50份,该发明制备的混凝土养护时间短,解决了现有喷射混凝土硬化后再进行养护、养护时间长,强度易降低的缺陷。
CN109456015A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喷射的混凝土,该混凝土各成份的用量如下:所述胶凝材料450-500kg/m3、沙子850-940kg/m3、碎石780-880kg/m3、水140-180kg/m3,所述高效防冻型减水剂掺量为所述胶凝材料用量的1.5-2.5%,所述速凝剂掺量为所述胶凝材料用量的3-8%;该发明制备的混凝土有效解决了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问题。
目前,喷射混凝土普遍存在强度低、回弹率高、综合性能较差等问题。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混凝土防护、修补等领域对高质量喷射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加剧,然而目前的材料配方和施工技术尚未达到要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射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胶凝材料、沙子、碎石、减水剂、速凝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钢纤维、膨润土和环状糊精。
优选地,所述的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沙子的粒径为0.85-3.35mm;具体为:
粒径为0.85-1.18mm的沙子,占沙子总重量的10-20%;粒径为1.4-2.36mm的沙子,占沙子总重量的20-40%;粒径为2.8-3.35mm的沙子为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