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冷却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0645.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谢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丽娜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C45/83;F16N39/02;F16N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却机,其结构包括冷却油箱、导油口、压力表、箱门,冷却油箱与箱门采用铰链连接,在箱门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压力表设有两个,并分别设在箱门的一侧,导油口有两个,固定在冷却油箱上端,冷却油箱内部组成有集油腔、冷却系统、观察窗、导出槽,本发明冷却系统置于集油腔的上端,将排风机产生的风流以实现油冷却功能,而特别的,排风机的风流主要用单向风冷腔排出而仅仅作用在油液的平面上端,在油液冷却的过程中,同时还利用风流将浮在油液表面的杂质向两侧扩散集中,配合嵌入板的密封端,将集中的油液杂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往导出槽排出,实现了具有油冷却的功能同时还具备除杂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合模冷却技术领域,特别的,是一种油冷却机。
背景技术
在注塑合模中,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成型模具能灵活、准确、迅速、可靠而安全地进行启闭,由注射系统注射人模具模腔中的塑料熔体具有很高的压力,要求合模系统能够产生足够的合模力,以保证模具模腔严密闭合而塑料熔体不会向模腔外溢出,在开模过程中,为了保证模型能够更好更快的脱离模具中通常会灌输一些润滑油,润滑油接触到模具时,因为模具携带的高温使润滑油同样的也带有一定的热量,当取模后需要使用专门的冷却机对润滑油进行冷却,防止过热的油液烫伤工作人员,目前对油液采用的冷却主要是将油液回收至油箱中然后利用排风机产生风流对油箱中的油液进行降温再次利用,因该油液在润滑模具时,会携带有大量模具上的杂质,而该杂质会随着油液被带入到油箱中浮在油液表面,在二次利用中该油液中的杂质会掺杂在新的模具中,更不利于模型取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目前对油液采用的冷却主要是将油液回收至油箱中然后利用排风机产生风流对油箱中的油液进行降温再次利用,因该油液在润滑模具时,会携带有大量模具上的杂质,而该杂质会随着油液被带入到油箱中浮在油液表面,在二次利用中该油液中的杂质会掺杂在新的模具中,更不利于模型取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冷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冷却机,其结构包括冷却油箱、导油口、压力表、箱门,所述冷却油箱与箱门采用铰链连接,在箱门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压力表设有两个,并分别设在箱门的一侧,所述导油口有两个,固定在冷却油箱上端,所述冷却油箱内部组成有集油腔、冷却系统、观察窗、导出槽,所述集油腔上配合有冷却系统,所述导出槽与观察窗位于集油腔上端两侧,所述导油口设有导入孔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配合于冷却系统,所述导入孔可外接导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系统由中立轴、风冷结构、嵌入板组成,所述中立轴的底部固定有嵌入板,通过中立轴插入集油腔内部,所述中立轴上连接有风冷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板的左外端垂线与导出槽边缘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避免两者产生相互抵触,而卡住嵌入板上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冷结构包括单向风冷腔、排风机、连接转轴、驱动电机,所述单向风冷腔中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与驱动电机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机壳与连接转轴固定,所述连接转轴与中立轴之间采用螺纹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风冷腔的单开口配合在集油腔中的油液水平面上,沿着中立轴呈上下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板中分有镂空端与密封端,所述镂空端与密封端长度相同,在所述嵌入板与中立轴之间连接有滑动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立轴中设置有旋转电机、信号触头、螺杆,所述旋转电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触头接通,所述信号触头用导线与滑动系统为电性连接,所述螺杆设于中立轴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系统组成有伸缩气缸、接线端,所述伸缩气缸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信号输出口中安置有接线端,该接线端通过导线与信号触头信号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丽娜,未经谢丽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