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氟化石墨烯耐蚀薄膜及其原位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1373.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杰;吴杨敏;王立平;刘超;方治文;薛群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26 | 分类号: | C23C16/26;C23C16/56;C23C16/02;C23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石墨 烯耐蚀 薄膜 及其 原位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铜基氟化石墨烯耐蚀薄膜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铜基底并置于化学气相生长设备的反应室内;
向所述反应室内通入碳源气体和氢气,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铜基底表面生长形成石墨烯层;
之后向所述反应室内通入氟气和载气,从而对所述石墨烯层进行原位氟化刻蚀处理,获得铜基氟化石墨烯耐蚀薄膜,其中进行氟化刻蚀处理时,反应室内的温度为20~200℃,氟化刻蚀处理的时间为5~10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铜基底置于所述反应室内并使所述反应室升温至600~1000℃,保持所述反应室内的压力为50~80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气体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50~1:10;
和/或,所述碳源气体包括CH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包括惰性气体;
和/或,所述氟气与载气的体积比为1:20~1:1;
和/或,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先对所述铜基底进行超声清洗处理,干燥后再置于所述反应室内。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铜基氟化石墨烯耐蚀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氟化石墨烯耐蚀薄膜中F元素含量为0-50%。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氟化石墨烯耐蚀薄膜于基体表面防护领域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13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风机叶片声音信号的降噪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悬挂单轨游览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