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本振控制方法和系统、信号收发方法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009.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王婷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系统 信号 收发 终端 | ||
1.一种本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一场景的工作资源,且所述工作资源中包含毫米波资源时,从所述工作资源中提取所述场景下的工作频段;
评估所述工作频段与毫米波中频信号的默认频点是否存在干扰;
若存在干扰,则获取与无干扰的中频信号的频点相匹配的本振信号的新频点,并将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点由所述本振信号的默认频点调节至所述新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振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配置中频信号列表,所述中频信号列表包括各场景下所述毫米波中频信号的默认频点、所述本振信号的默认频点、与无干扰的中频信号的频点相匹配的所述本振信号的新频点;
所述若存在干扰,则选取与无干扰的中频信号的频点相匹配的本振信号的新频点,并将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点由所述本振信号的默认频点调节至所述新频点,包括:
若存在干扰,则从所述中频信号列表中选取与当前场景相匹配的所述本振信号的新频点,并将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点由所述默认频点调节至所述新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振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场景包括4G无线接入网与5G新无线的双连接模式或者新无线与载波聚合的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振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干扰,则保持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点为所述本振信号的默认频点不变。
5.一种信号收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主板模块接收到基带信号时,将第一本振信号与所述基带信号混频形成中频信号;在所述主板模块接收到中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本振信号与接收到的所述中频信号混频形成基带信号;
在毫米波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主板模块发送的中频信号时,将第二本振信号与所述中频信号混频形成毫米波信号;在所述毫米波模块接收到毫米波信号时,将所述第二本振信号与所述毫米波信号混频形成中频信号;
其中,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本振控制方法控制所述第一本振信号和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频点。
6.一种本振控制系统,所述本振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和本振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当接收到一场景的工作资源,且所述工作资源中包含毫米波资源时,从所述资源中提取所述场景下的工作频段,并评估所述工作频段与毫米波中频信号的默认频点是否存在干扰;若存在干扰,则获取与无干扰的中频信号的频点相匹配的本振信号的新频点,并控制所述本振控制单元调节所述本振信号的频点由所述本振信号的默认频点调节至所述新频点。
7.一种终端,包括主板模块、中频传输线、毫米波模块和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振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主板模块与所述毫米波模块通过所述中频传输线传输中频信号;
所述本振控制系统用于在所述主板模块接收到基带信号时,将第一本振信号与所述基带信号混频形成中频信号;在所述主板模块接收到中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本振信号与接收到的所述中频信号混频形成基带信号;以及在所述毫米波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主板模块发送的中频信号时,将第二本振信号与所述中频信号混频形成毫米波信号;在所述毫米波模块接收到毫米波信号时,将所述第二本振信号与所述毫米波信号混频形成中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中频传输线包括同轴线缆或者柔性电路板。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振控制方法,或者能够实现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收发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上存储有第一应用程序和/或第二应用程序;
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当所述第一应用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本振控制方法,当所述第二应用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号收发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0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