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2089.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5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植栋;周向东;吕俊;陶丹;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29/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 去除 镍基管 矫直 残余 应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出镍基管的残余应力值σ并进行分档,第一档为σ<40MPa,第二档为40MPa≤σ<70MPa,第三档为σ≥70MPa;根据应力值σ的分档对镍基管进行抛光处理,第一档抛光量为10~15μm,第二档抛光量为20~25μm,第三档抛光量为30~35μm。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解决了大口径厚壁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难题,且本发明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本发明属于镍基管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镍基管材制造技术领域,为保证镍基管的直线度,矫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矫直变形使得大量位错排列于镍合金晶体中,密度增大,出现位错缠结现象,即管内产生残余应力。对于大口径厚壁镍基管,基本上矫直残余应力集中在与矫直辊直接接触的浅表层。
一般而言,矫直残余应力不影响管材的使用,甚至在一些工况下具有有利的一面,如锅炉设备的抗蒸汽氧化环境。但对于制碱设备管道的高温、高流速环境对应力腐蚀要求高的条件下,就需要有效的降低管材表面的矫直残余应力。目前,降低管材表面的矫直残余应力的一般方法是去应力热处理,这种方法能耗高,同时容易使得管材再次产生变形而导致尺寸精度不满足要求,且表面质量也易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大幅度降低矫直残余应力的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计算出镍基管的残余应力值σ并进行分档,第一档为σ<40MPa,第二档为40MPa≤σ<70MPa,第三档为σ≥70MPa;
b、根据应力值σ的分档对镍基管进行抛光处理,第一档抛光量为10~15μm,第二档抛光量为20~25μm,第三档抛光量为30~35μm。
所述镍基管的内径为45~200mm、壁厚为3~15mm。
步骤b所述的抛光为整支镍基管的外表面通抛,且只抛光一次。
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解决了大口径厚壁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难题,且本发明运行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选择不同尺寸的N6镍基管进行矫直,并采用不同的矫直压力使得镍基管表面产生不同残余应力值,然后用GB/T 31310进行抛光前以及抛光后的残余应力值计算。
实施例1
一种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的镍基管规格为内径45mm、壁厚3mm,计算出镍基管的残余应力值σ为32MPa,归为第一档;
b、根据应力值σ的分档对镍基管进行抛光处理,抛光量为10μm,然后取样进行开环试验并计算出残余应力值为3MPa,抛光后的残余应力值为抛光前残余应力值的9.4%。
实施例2
一种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的镍基管规格为内径45mm、壁厚3mm,计算出镍基管的残余应力值σ为30MPa,归为第一档;
b、根据应力值σ的分档对镍基管进行抛光处理,抛光量为15μm,然后取样进行开环试验并计算出残余应力值为2MPa,抛光后的残余应力值为抛光前残余应力值的6.7%。
实施例3
一种抛光去除镍基管矫直残余应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轨削装置的锁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测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