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2093.2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相武;杨选择;肖仲红;何兴龙;邓成宏;夏发宝;吴治勐;王智勇;王银之;李永山;陈伟;龚斯昆;李彪;胡学龙;段永进;熊田;代一超;钱瑞杰;刘薇;李敏;薛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502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工程 软弱 围岩 变形 监测 方法 | ||
1.一种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布点控制:
纵向断面布点:根据围岩等级按隧道纵向断面间距布置监测点;
横向断面布点:在横向断面内,隧道拱顶下沉点布置于隧道拱顶中线位置;每台阶设置一条水平测线,收敛点布置在各台阶面以上0.5-1.0米位置;
线形控制:同一横向断面的监测点须在一条环向线上,相邻横向断面监测点须在一条纵向线上;
b)监测元件布设
在步骤a)中的各点布置监测元件,监测元件包括预埋杆、钢板和反光片;预埋杆预埋设置,杆头露出端连接所述钢板;钢板上连接反光片,用于反射扫描光以反馈其位置;
c)监测过程:
监测过程包括初始监测、初始扫描和过程监测;
初始监测:喷射混凝土 完成后2小时内完成初次监测,包括获取拱顶下沉值、净空收敛沿线相对收敛值、测点初始坐标值及测点高程;
初始扫描:初次监测完成2小时内完成断面初始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断面结果与标准断面比较,以确定测点施工误差和开挖到喷射期间的校正值,计算预留变形量剩余值;其中,所述标准断面为按预留变形量放大后的拱墙开挖断面;
过程监测为:按确定的监测频率进行监测,包括获取拱顶下沉值、净空收敛沿线相对收敛值、测点坐标值以及测点高程值,并计算测点本次相对上次的绝对位移变化值、高程变化值、变化速度、累计值以及预留变形量剩余值;基于线路中线,左右两侧分开监测,以掌握不对称收敛;根据获得数据评价和监测隧道变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监测点后预埋角钢进行保护,防止机械撞击使监测点发生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过程监测中,如果发现监测点被破坏,则及时恢复并继续监测,重新扫描断面并修正累计剩余预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监测范围包括仰拱和掌子面所有监测点,以及已挂防水板拱墙防水板端头至仰拱端头范围;
但是对于连续3次变形速率小于0.2mm/d的断面可停止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步骤c)获得的数据,绘制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终沉降量及达到侵限的时间,用于决定调整工序和衬砌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元件的预埋杆为直径22mm、长40cm的钢筋,且其 上连接的钢板为5cm×5cm厚1cm板件;预埋杆的杆头露出长度35mm;反光片连接于钢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隧道喷射砼前用塑料袋包裹钢板以避免被砼包裹,喷射砼完成后拆除塑料袋,安装反光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0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