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业松材线虫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259.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松材线虫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林业养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林业松材线虫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0月‑3月进行松树清理,将枯死木砍除进行粉碎处理;在伐桩上施放磷化铝后用塑料薄膜包住标记;(2)12‑3月进行打孔投药;(3)3‑9月进行生物防治,分为诱捕、设置诱木和投放病虫害天敌;(4)5‑7月进行化学防治,采用无人机喷施液体农药;采用静电喷粉机喷施农药粉剂一次;(5)采用无人机进行监测调查,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根据遥感图像的卫星定位信息,开展人工地面调查和取样鉴定,一旦确认感染病虫害,立即进行处理。本发明方法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的能力和水平,维护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养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林业松材线虫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林业的发展则可以为我们打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林业是我国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绿化面积的扩大,林业受到病虫危害的频率也逐步增加。造成林业病虫害的原因,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林业工程营林方式不正确:很多林业在造林过程中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本着为了完成任务的目的进行作业,最终导致苗木之间的距离不合理,影响整个林地的光照以及空气流通,此种情况下,病虫害发生概率持续增加,进而会影响苗木正常生长。二是管理方式不科学:就目前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情况而言,日常管理不科学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管理者对于林业工程管理,只注重成林效率,并不关心后期苗木成活问题。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处理,以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药的不正确使用,过多的依赖农药,增加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但这并没有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现象。而且随着使用农药次数的增多,病害虫自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而且繁殖会更加的迅速。此外过量使用农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四是病害虫的防治难度较大,除了天然林的比重较低和农药使用方法不正确之外,病害虫的繁殖速率快也是一大难点,而且病害虫还具有很高的抗药性,可以在林间植物快速的繁殖,并且能够长时间的生活下去。
松材线虫病是有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始松材线虫。在我国松褐天牛是它的主要传播媒介,并可随被浸染原木及制品的调运而加快其扩散蔓延。目前,林业松材线虫防治方法比较单一,效果不显著,因此需要寻找科学的、不对松树造成负面影响、高效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科学高效的林业松材线虫防治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林业松材线虫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0月-3月进行松树清理,清理松树林中的杂草,修剪松树的枯枝病枝,对枯死木进行编号,依号除治,将枯死木砍除进行粉碎处理;在伐桩上施放磷化铝后用塑料薄膜包住伐桩并埋土压实,做好标记;
(2)12-3月进行打孔投药;对感染病虫害的松树进行打孔投药2圈,第1圈孔距树干根基部8-11cm,第2圈孔距40x40cm;同时对病树周围的松树打针预防,形成免疫;
(3)3-9月进行生物防治,分为诱捕、设置诱木和投放病虫害天敌;其中诱捕为每100亩布置1个诱捕器,在林中呈三角状或网格状布置,诱捕器下端距离地面1.5米以上;其中设置诱木为在病虫病发生区内选择衰弱或较小的松树作为诱木引诱病虫集中在诱木上产卵,每10亩设置1株,并用GPS定位;其中投放病虫害天敌为每亩释放量为成虫70-90头,卵1500-2500粒;
(4)5-7月进行化学防治,采用无人机喷施液体农药2次,每亩用药量为100-150毫升;采用静电喷粉机喷施农药粉剂一次,每亩用药量为600-100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捷力洲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