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2535.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卡洛琳·扬岑;彼得·诺瓦克;丹尼尔·斯特利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8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5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邰凤珠;刘继富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蓄电池具有由形成外壳的内部的两个壳形外壳部分组成的外壳。蓄电池还具有多个电池模块,所述多个电池模块包括布置在外壳的内部中的多个电池单元。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些导热地邻接蓄电池的至少一个冷却装置。这里冷却装置具有流体能够流过的冷却室、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冷却装置的冷却室通过与其底部间隔开并且将冷却室与内部流体密封地分离的导热限制板形成在各个外壳部分中。各个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些背离冷却室导热地邻接限制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安装了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的蓄电池。因此,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通常主动冷却,以便确保最佳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此,冷却剂能够流过的冷却板或冷却剂能够流过的多个单独的冷却板在一侧导热地紧固到电池模块,使得各个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能够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冷却剂。如果在蓄电池中存在多个冷却板,则所述多个冷却板必须彼此流体连接。然后将电池模块和冷却板布置在通常由金属制成的外壳中。由于所述多个冷却板,冷却板之间的流体连接元件以及金属外壳,蓄电池具有相对较大的重量和较大的安装空间要求。此外由于所述多个冷却板和流体连接元件,在蓄电池中还存在多个密封点,所述多个密封点必须以复杂的方式密封。总体上,一般蓄电池的生产因此相对昂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针对一般类型的蓄电池的克服了所述缺点的改进的或至少替代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解决该目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以下总体思想,即通过功能集成来减少蓄电池中单独部件的数量,并且因此减少蓄能器的重量、安装空间要求和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该蓄电池具有由两个壳形外壳部分组成的外壳,所述两个壳形外壳部分在Z方向上彼此邻接并形成外壳的内部。蓄电池还具有多个电池模块,所述多个电池模块包括布置在外壳的内部中的多个电池单元。蓄电池还具有至少一个冷却装置,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些导热地邻接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因此,冷却装置具有流体能够流过的冷却室、用于将流体引入冷却室中的流体入口和用于将流体从冷却室排出的流体出口。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的冷却室通过导热限制板形成在相应外壳部分中。限制板由此与外壳部分的底部间隔开并且横向于Z方向对齐,并且在外壳部分内将冷却室与内部流体密封地分离。由此,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些背离冷却室导热地邻接限制板。
在根据本发明的蓄电池中,冷却装置的能够被流过的冷却室一方面由相应外壳部分的底部限制,另一方面由限制板限制。换句话说,相应外壳部分的底部形成限制冷却室的壁,并且能够有利地节省用于生产冷却装置的材料。冷却装置的冷却室优选地在外壳部分的整个底部上延伸,使得流体连接元件的数量和相应的密封点的数量也减少。然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能够有利地整体地模制在相应外壳部分中,并且能够在没有另外的密封点的情况下将冷却室流体连接到外部。然后,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些在内部导热地邻接限制板,并且可以经由所述限制板将热量散发到流体。限制板可以由例如金属或另一种导热材料制成。流体有利地适合于吸收在电池单元中产生的热量并且例如可以是冷却剂。总体上,减少了根据本发明的蓄电池中的各部件的数量,并且因此能够显着减少蓄电池的重量、安装空间以及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