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3111.9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恺;孙志飞;唐德钱;冉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18;B60L53/31;B60L53/6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充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包括直流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充电枪、线缆延长臂和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直流充电桩本体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的充电UI模块、直流充电模块、充电辅助控制模块和线缆收束模块;直流充电模块分别与三相电源和充电线缆的一端电连接,充电线缆的另一端与充电枪电连接;充电辅助控制模块分别与线缆收束模块、线缆延长臂和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电连接;线缆延长臂采用能展开和收拢的折叠式机械臂,该线缆延长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柜体上,线缆延长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本发明解决了充电线缆需求长度不固定、充电线缆散乱易磨损等问题,且操作方便、快捷,提升了充电操作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桩是一种将三相交流电转换成高压直流电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直接充电的装置。直流充电桩相对交流充电桩充电功率更高、充电电流更大,其充电线缆为了承载大电流,线缆直径相对交流充电线缆更粗、线缆重量更大。现有市场上直流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柜,柜体上采用插孔或挂钩安放充电枪,充电枪线缆自行散落在充电桩周围。用户有充电需求时,需自行拖动线缆插枪充电,存在操作不便、操作体验差等问题,同时,散乱的充电线缆也会因天气、人为等因素出现表皮绝缘层磨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受限于直流充电桩安装环境及电动汽车快插充电口相对位置不同,固定长度的充电线无法满足所有电动汽车快充要求,导致用户容易出现有空闲车位、空闲直流充电桩却因为线不够长而无法充电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以解决充电线缆需求长度不固定、充电线缆散乱易磨损等问题,且操作方便、快捷,能提升充电操作体验。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包括直流充电桩本体、充电线缆、充电枪、线缆延长臂和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
所述直流充电桩本体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的充电UI模块、直流充电模块、充电辅助控制模块和线缆收束模块;
所述柜体上开设有充电线束过孔;
所述充电UI模块用于接收并解析移动终端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控制指令的要求对直流充电模块和充电辅助控制模块进行控制,该充电UI模块分别与直流充电模块和充电辅助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直流充电模块用于将三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高压电,该直流充电模块分别与三相电源和充电线缆的一端电连接,充电线缆的另一端与充电枪电连接;
所述充电辅助控制模块基于控制指令的要求对线缆收束模块、线缆延长臂、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进行控制,该充电辅助控制模块分别与线缆收束模块、线缆延长臂和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电连接;
所述线缆收束模块基于充电辅助控制模块所发出指令的要求控制充电线缆的自动放出或回收;
所述线缆延长臂采用能展开和收拢的折叠式机械臂,该线缆延长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柜体上,线缆延长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该线缆延长臂基于充电辅助控制模块所发出指令的要求执行展开或收拢动作;
所述充电枪自动升降装置基于充电辅助控制模块所发出指令的要求控制充电枪的自动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所述线缆延长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部或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线缆延长臂上设有滑轮装置,在所述线缆收束模块驱动所述充电线缆收回或放出时,所述充电线缆沿滑轮装置滑动。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桩充电控制方法,采用如本发明所述的直流充电桩充电系统,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始直流充电控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