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金融支付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3366.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雷;陈靓珺;高国强;陶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宁赛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程爽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金融 支付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金融支付终端,包括主处理单元、支付单元、打印机及电源控制模块、接口模块、主显示屏、前端显示屏、底座,所述主处理单元与支付单元数据传输,传输支付相关的交换数据,所述主处理单元与打印机及电源控制模块数据传输、电能传输,所述主处理单元与接口模块数据传输,用于接口的扩展与数据传输,所述主处理单元与主显示屏、前端显示屏数据传输连接,用于数据信息的显示与交换,所述支付单元与前端显示屏之间数据传输连接,所述底座与主处理单元之间数据传输,所述底座给主处理单元传输电能。通过本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POS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终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金融支付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POS机作为移动支付终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市面上大部分POS机具备的功能仅仅是支付刷卡功能,通信能力有限,处理能力仅仅涉及支付领域,很多不具备NFC功能,不具备扫码支付、设备定位、指纹识别、双屏异显等,POS机的功能单一,无法达到多功能智能操作终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金融支付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POS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金融支付终端,包括主处理单元、支付单元、打印机及电源控制模块、接口模块、主显示屏、前端显示屏、底座,所述主处理单元与支付单元数据传输,传输支付相关的交换数据,所述主处理单元与打印机及电源控制模块数据传输、电能传输,所述主处理单元与接口模块数据传输,用于接口的扩展与数据传输,所述主处理单元与主显示屏、前端显示屏数据传输连接,用于数据信息的显示与交换,所述支付单元与前端显示屏之间数据传输连接,所述底座与主处理单元之间数据传输,所述底座给主处理单元传输电能。
所述主处理单元包括处理器、指纹处理模块、红外扫码处理模块、视频识别模块、USB控制及接口、电源管理模块、SIM卡接口、信号通讯接口、支付通讯接口、天线,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指纹处理模块、红外扫码处理模块、视频识别模块、USB控制及接口、电源管理模块、SIM卡接口、信号通讯接口、支付通讯接口数据传输,所述处理器与天线连接,所述主处理单元通过信号通讯接口与底座数据传输,所述底座通过电源管理模块给主处理单元供电,所述主处理单元通过USB控制及接口与接口模块数据传输,所述主处理单元通过支付通讯接口与支付单元数据传输。
所述支付单元包括支付芯片、NFC读取模块、芯片卡读取模块、电源控制模块、MSR接口,所述支付芯片分别与NFC读取模块、芯片卡读取模块、电源控制模块、MSR接口数据传输。
所述接口模块包括USB3.0接口、SIM卡接口、SAM卡接口,所述USB3.0接口、SIM卡接口、SAM卡接口分别与USB控制及接口数据传输。
所述打印机及电源控制模块包括打印机控制模块、锂电池接口、对外供电接口、SIM卡和SD卡槽、通讯接口,所述打印机控制模块、锂电池接口、对外供电接口、SIM卡和SD卡槽、通讯接口分别与主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主处理单元安装有安卓操作系统。
所述主显示屏、前端显示屏为触摸输入显示屏。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金融支付终端支持刷卡、NFC支付;双屏异显,支付密码的输入经过支付单元的处理后,传送至主处理单元,再与外界数据通信,保护用户密码输入交易的私密性;设备可以通过底座与外界进行交易数据的交换,也可以通过WIFI或者SIM卡4G信号与外界连接,通信能力得到加强;具备扫码支付、视频识别、设备定位、指纹识别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金融支付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宁赛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宁赛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