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隔离型应急双向DCDC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3420.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小洲;陈志辉;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3/337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隔离 应急 双向 dcdc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隔离型应急双向DCDC系统,属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了自动反向工作时无缝切换存在困难的问题。一种车载隔离型应急双向DCDC系统,包括移相全桥控制器、DSP控制器、高压侧全桥单元及低压侧推挽单元;所述移相全桥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压侧全桥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通过控制高压侧全桥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以控制传输至低压侧推挽单元的能量,实现正向降压;所述DSP控制器,用于控制低压侧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通过控制低压侧推挽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以控制传输至高压侧全桥单元的能量,实现反向升压;同时实现了正向降压和反向升压的无缝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隔离型应急双向DCDC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辅驱系统中,DCAC驱动液压油泵为车辆提供转向助力;DCDC将高压电池包能量转化为隔离型低压到小电瓶,为整车系统提供控制电;当车辆发生故障时(尤其是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VCU报一级故障、BMS告警、油泵DCAC失效、油泵DCAC高压支路保险失效等),此时方向盘会锁死或者反弹,司机无法操作方向盘,这个时候需要应急能源提供转向助力,保证车辆运行到安全路段。
在新能源纯电动系统中,对于转向助力应急行车安全解决方案目前有以下三种:(1)单独配置一个隔离型升压DCDC,将低压小电瓶能量转化为高压,一直工作且挂在高压母线上(输出电压略低常态母线电压,且有防反灌二极管,常态下空载,异常时无缝切换);(2)配置一款双向隔离型DCDC,常态工作在降压模式给小电瓶充电;异常时工作在升压模式,给DCAC供电,驱动液压油泵提供转向助力;(3)液压油泵电机含有低压驱动绕组,配置低压24VDCAC,直接驱动低压油泵,提供转向助力。
双向DCDC目前主要应用在电池充放电、超级电容能量交换等领域,但应用特点为控单边(只控输入侧或者只控输出侧)、主动控制(给主动正反切换信号、或者正反电流信号);车载应急双向DCDC反向工作工况特点是被动条件下能实现自动无缝切换(异常下,DCAC母线电压跌落在一定范围,自动反向工作,保证DCAC不二次重启);正向工作控低压侧,反向工作控高压侧;双向变换器,在给主动切换信号下,可以实现无缝切换(切换时间可以在几毫秒),但是在被动(系统异常掉电,没有给主动切换信号)工况下,自动反向工作,保证高压侧母线不掉电,实现无缝切换存在一定技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车载隔离型应急双向DCDC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隔离型应急双向DCDC系统,包括移相全桥控制器、DSP控制器、高压侧全桥单元及低压侧推挽单元;
所述移相全桥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压侧全桥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通过控制高压侧全桥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以控制传输至低压侧推挽单元的能量,实现正向降压;所述DSP控制器,用于控制低压侧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通过控制低压侧推挽单元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时序,以控制传输至高压侧全桥单元的能量,实现反向升压;所述高压侧全桥单元,用于在正向降压时将能量传输至低压侧推挽单元;所述低压侧推挽单元,用于在反向升压时,将能量传输至高压侧全桥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侧全桥单元具体包括场效应晶体管QA、QB、QC、QD及电容C1、C2、C5、C6;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A的源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QB的漏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C的源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QD漏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A、场效应晶体管QC的漏极接高压电源的正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B、场效应晶体管QD的源极接高压电源的负极;所述电容C1、C2、C5、C6分别并联在场效应晶体管QA、QB、QC、QD的漏极与源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侧推挽单元包括同步整流管Q1、Q2,电感L1、L2,所述同步整流管Q1的源极和同步整流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同步整流管Q1的漏极和同步整流管Q2的源极通过电容L1、L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康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