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臭氧污染源识别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3438.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飞;陈辉;陈翠红;胡奎伟;张连华;张丽娟;张玉环;翁国庆;王中挺;厉青;周春艳;毛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16C20/70;G06F17/16;G06F17/18;G01N2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马瑞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卫星 遥感 臭氧 污染源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臭氧污染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利用最优估计法,反演对流层臭氧廓线;
步骤二、综合卫星反演产品和大气化学模式模拟结果,获取近地面NO2和HCHO浓度,进一步计算近地面臭氧污染源指示值;
步骤三、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获取近地面臭氧浓度;
步骤四、臭氧污染源识别;
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
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拟的再分析资料中,按照3.5km×7km的格网单元,插值提取每一个格网单元的气温、地表温度,同时获取地面1463个国控站点的臭氧浓度小时监测值;
利用地面站点测量的O3数据与臭氧前体物近地面NO2和HCHO浓度、TropOMI近地面臭氧浓度、气温和地表温度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获取训练样本数据;根据训练样本数据构建臭氧多元回归估算模型,具体为:
O3=β1Tsurf+β2Tair+β3NO2+β4HCHO+β5O3,简化为Y=F(X),
其中,Y为近地面臭氧浓度,X为近地面NO2和HCHO浓度、TropOMI近地面臭氧浓度、气温Tair和地表温度Tsurf参数,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系数,即X=βY,进一步,β=XYT(YYT)-1,利用TropOMI卫星数据,结合已经计算好的回归系数反演得到最终的近地面臭氧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卫星遥感的臭氧污染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
选取300nm-330nm波段,考虑臭氧雅克比垂直分布以及干扰气体影响,选取在不同高度层雅克比峰值最大,且SO2气体干扰信息最小的波段作为反演波段;
获取Geos-ChemSO2廓线,气候模式臭氧先验廓线和ECMWF大气温度廓线,并插值到3.5km×7km格网单元;
利用最优估计法反演对流层臭氧廓线,迭代形式如下:
Xi+1=Xa+(KiTSe-1Ki+Sa-1)-1KiTSe-1·[(Y-F(Xi))-Ki(Xa-Xi)],
其中,Xi+1为当前迭代时的臭氧廓线,Xi为上一次迭代时的臭氧廓线,Xa为臭氧先验廓线,Sa为先验误差协方差矩阵,Se为观测误差协方差矩阵,这里用对角矩阵,为权重函数或雅克比,Y为TropOMI卫星观测值,F(X)为模拟观测值,选用Vlidort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模拟;
对于先验误差协方差矩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Zi-Zj|为第i层和第j层的高度差,l为相关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未经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4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