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3460.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凡殿才;高明林;王卫锋;刘克潮;张超;李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42 | 分类号: | B01D3/42;B01D3/32;C07C7/04;C07C15/4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乙烯 精馏 过程 中再沸器气相 死区 聚合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所述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包括:再沸器;第一粗塔塔顶气相和第一粗塔塔顶气相凝液,所述第一粗塔塔顶气相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再沸器的输入端。本发明提供的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具有利用雾化喷淋装置将喷淋液雾化向封头侧均匀喷出,依靠45度分布一周的喷淋支管及支管上均布的雾化喷嘴,可使喷淋雾化液在整个封头内部气相空间均匀覆盖,雾化液积聚在封头内侧,在其内壁上形成一层流动的液膜。此装置可防止苯乙烯气相物料在封头内壁冷凝后苯乙烯滞留自聚产生的聚合物对再沸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沸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乙苯负压绝热脱氢制苯乙烯技术在目前国内苯乙烯生产行业中主要技术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其精馏工段乙苯和苯乙烯分离采用第一粗塔和第二粗塔热耦合的双塔精馏工艺,利用第一粗塔的塔顶98℃的塔顶气相作为第二粗塔再沸器的热源,热交换后返回第一粗塔的回流罐,第二粗塔的塔釜高纯粗苯乙烯物料在再沸器中吸收热量后部分汽化,气液两相返回塔釜。
采取负压双塔精馏降低釜液物料温度可一定程度防止苯乙烯高温聚合现象的发生,但是导致再沸器被加热物料温升较低,只有1℃左右,普通的再沸器结构不能满足此换热工况,因此国内普遍利用立式降膜蒸发器原理设计的再沸器结构,被加热物料从管程上部进入,从底部返回到塔釜,这样的结构虽然强化了传热效果,但是管程进料口上部的空间存在气相滞留死区,而温度和停留时间是苯乙烯发生自聚反应的主要原因,在管程进料口上部空间积聚的苯乙烯气相因为不流通引起的滞留时间大大加大,接触封头内壁冷凝后出现聚合挂壁现象,而苯乙烯的聚合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会诱导苯乙烯聚合现象加剧,导致封头内壁聚合物越来越多,严重时将导致再沸器无法操作,只能定期停车检修再沸器,对工艺和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解决了再沸器管程气相死区发生聚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苯乙烯精馏过程中再沸器气相死区防聚合的装置包括:再沸器;第一粗塔塔顶气相和第一粗塔塔顶气相凝液,所述第一粗塔塔顶气相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再沸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粗塔塔顶气相凝液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再沸器的输出端;第二粗塔釜液物料,所述第二粗塔釜液物料的输出端通过强制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再沸器的顶部的输入端;第二粗塔釜液出料,所述第二粗塔釜液出料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再沸器的底部的输出端;喷淋管线,所述喷淋管线设置于所述强制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再沸器的顶部之间;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线上;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调节阀与所述喷淋管线之间;外接法兰接口和内接法兰接口,所述外接法兰接口和所述内接法兰接口均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再沸器的顶部和内壁的顶部;雾化喷淋装置,所述雾化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线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淋装置包括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
优选的,所述喷淋支架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再沸器内壁的顶部的所述内接法兰接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喷淋支管倾斜向下45°,并且喷淋支管共设置有八个,每个所述喷淋支管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雾化喷嘴。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喷淋管线的输出端的底部;分水管,所述分水管通过第一转动块转动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线上;限位盘,所述限位盘固定于所述喷淋管线上,所述限位盘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喷淋管线之间。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铸类结构件自适应数控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晾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