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4560.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包层 去除 装置 | ||
1.一种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阻光结构、隔热段和第二阻光结构,所述第一阻光结构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为空腔,所述第二阻光结构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填充透明高折射率胶,所述透明高折射率胶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纤内包层的折射率,所述隔热段位于所述第一阻光结构与所述第二阻光结构之间,待去除包层光的光纤沿着激光传输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腔体、所述隔热段以及所述第二腔体,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光纤的内包层至少一部分是暴露的,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从光纤的内包层中溢出的光直接照射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由所述第二阻光结构吸收,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透明高折射率胶破坏所述光纤内包层的全反射条件,以导出光纤的内包层的剩余光并照射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由所述第二阻光结构吸收,所述隔热段将所述第一阻光结构与所述第二阻光结构隔开,以阻止所述第一阻光结构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第二阻光结构和所述透明高折射率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隔热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阻光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光结构上的散热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阻光结构和所述第二阻光结构的侧壁隔层内的散热介质流通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介质流通通道包括用于产生水冷散热作用的水道,所述水道两端设置有水道接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光结构、所述隔热段和所述第二阻光结构形成为圆筒型结构,所述散热介质流通通道呈圆环状围绕所述第一阻光结构、所述隔热段和所述第二阻光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光结构、所述隔热段和所述第二阻光结构为一体式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具有供光纤穿入的第一通孔和供光纤穿出的第二通孔,所述光纤通过粘接胶与固定结构件粘接在一起,并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二通孔与光纤之间的孔隙小于预设值以便所述第一腔体阻挡从光纤的内包层中溢出的光向外传播。
10.一种光纤包层光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包层光去除装置去除光纤包层光,优选地,去除光纤包层光前先对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光纤的内包层进行减薄处理,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使光纤的内包层沿着光传播方向以凸面圆弧形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腔体内,使光纤的内包层沿着光传播方向的反方向以凸面圆弧形逐渐减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5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