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赤泥与固体废弃物的路基材料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4563.9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红;郑丙利;付克明;周星宇;蔡逸飘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24 | 分类号: | C04B28/24;E01C3/00;C04B111/27;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固体 废弃物 路基 材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赤泥与固体废弃物的路基材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固体废弃物10%—25%、粉煤灰5.8%—13.5%、废石膏3.5%—8.5%、钢渣粉6%—12%、碱激发剂4.5%—10.5%、硅溶胶3.5%—5.5%、防水剂2.5%—6.5%、纤维3.5%—10.5%、减水剂1.3%—5.6%、改性剂1.5%—2.6%、补强剂3%—6.1%,余量为赤泥。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坑预制,物料初步混合,制备基液及铺设作业等四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原料获取便捷,原料成本低廉在满足道路路基施工作业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对建筑垃圾、赤泥、粉煤灰、废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降低路基材料使用成本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另一方本发明路基材料结构强度大、抗冲击、防水抗浸泡能力强,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道路施工质量和道路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赤泥与固体废弃物的路基材料及施工方法,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在进行道路建设中,为了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均需要在路基基坑中铺设路基材料,当前所使用的路基材料往往为三七灰土、混凝土及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为主,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施工难度大,导致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下的弊端,另一方面当前的路基材料自身结构强度、抗湿防渗能力也相对较差,极易因地下水、地表水浸透、侵泡而导致路基材料结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道路整体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寿命和质量。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路基材料及相应的施工工艺,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赤泥与固体废弃物的路基材料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赤泥与固体废弃物的路基材料,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物质构成:固体废弃物10%—25%、粉煤灰5.8%—13.5%、废石膏3.5%—8.5%、钢渣粉6%—12%、碱激发剂4.5%—10.5%、硅溶胶3.5%—5.5%、防水剂0.2%—0.65%、纤维1.0%—5%、减水剂0.3%—2.0%、改性剂0.01%—0.1%、补强剂0.1%—0.3%,余量为赤泥。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废弃物为建筑垃圾、废矿石、矿渣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废弃物粒径为1—30毫米;所述的粉煤灰、废石膏及钢渣粉粒径为0.01—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碱激发剂为生石灰、熟石灰、硅酸钠中任意一种及生石灰、熟石灰分别与硅酸钠以任意比例混合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钠及甲基硅酸钾中的任意一种;减水剂为聚次甲基萘磺酸钠、聚次甲基蒽磺酸钠及聚氧茚树脂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改性剂为聚丙烯酰胺;补强剂为可溶性胶粉。
一种基于赤泥与固体废弃物的路基材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基坑预制,首先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道路路基基坑开挖,然后在基坑底部铺设一层厚度为10—50毫米的的碎石层,然后对碎石层进行压实;
第二步,物料初步混合,完成第一步后,依次将金属氧化物、石英砂、陶瓷颗粒粉、沸石粉、海泡石、石墨烯纤维、亚麻纤维、纳米银、表面改性剂、抗氧化剂、分散剂、稀土及空心玻璃微珠添加到第一步制备的中,并混合均匀,得到固体混合物;
第三步,制备基液,将补强剂添加到温度为10—40℃的水体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液体基体,然后将第二步制备的固体混合物和液体基体混合均匀,从而得到成品路基基料;
第四步,铺设作业,将第三步中的成品路基基料直接平铺到第一步的碎石层表面,且不小于5厘米,在完成铺设并静置10—50分钟后即可进行后续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大学,未经焦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