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R/N-SiCP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4582.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杰;孙蕾;杨怡;张凯军;张鹏;郭灿;武向权;张忠明;曾凡宏;D·谢赫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5;C22C1/10;B22F9/04;B22F1/00;B22F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r sic base sub | ||
1.GR/N-SiCP复合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高能球磨:
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如下原料:GR粉0.5-1.5%、N-SiCP粉0.5-10%、余量为镁粉,以上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将上述称取的GR粉、N-SiCP粉及镁粉一起置于30-60转/分的高能球磨机中在氩气保护下球磨混粉12-24小时;
步骤2,挤压成形:
将步骤1球磨后的GR粉、N-SiCP粉及镁粉混合体分两步进行挤压成形,首先进行往复挤压,然后通过普通正挤压后制成镁基复合材料的丝材、棒材或板材;
步骤1中,所述GR粉为单层石墨烯干粉;所述N-SiCP粉为粒度50nm的球形颗粒;所述镁粉粒径大小为100-200目;
步骤2中,往复挤压物料时所用的往复挤压装置为:包括第一挤压桶(2),第一挤压桶(2)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凹模(3)及第二挤压桶(5),第一挤压桶(2)、第二挤压桶(5)和凹模(3)外壁上共同套接有一个加热体(4);
所述第一挤压桶(2)内开有第一空腔(2-1),所述第二挤压桶(5)内开有第二空腔(5-1);所述凹模(3)由第一半凹模(3-1)和第二半凹模(3-2)组成,第一半凹模(3-1)和第二半凹模(3-2)合模后内部形成沙漏形凹模孔腔(3-3),第一空腔(2-1)、凹模孔腔(3-3)及第二空腔(5-1)依次贯通共同形成挤压内腔;
第一挤压桶(2)的第一空腔(2-1)内设置有第一挤压杆(1),第二挤压桶(5)的第二空腔(5-1)内设置有第二挤压杆(7);
步骤2中,所述往复挤压过程具体为:
将经步骤1球磨后的GR粉、N-SiCP粉及镁粉混合体置于由第一挤压桶(2)、凹模(3)和第二挤压桶(5)顺序连接所形成的挤压内腔中,并在第一挤压杆(1)和第二挤压杆(7)的作用下填充满上述挤压内腔,对加热体(4)通电加热,使挤压过程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GR粉、N-SiCP粉及镁粉混合体作为物料在第一挤压杆(1)和第二挤压杆(7)分别往复运动的情况下,通过凹模(3)处的物料被挤压变细,进入挤压桶的部分又被压缩镦粗,如此往复挤压2~10道次;
步骤2中往复挤压挤压比为5~8,挤压温度为250-400℃;普通正挤压的挤压温度为350-4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R/N-SiCP复合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球磨的球料比为:2-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R/N-SiCP复合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的磨球的直径为Φ5-8mm,磨球为Al2O3刚玉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R/N-SiCP复合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4)为电阻加热圈。
5.GR/N-SiCP复合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5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变速箱
- 下一篇:基于触觉与视觉结合的多模态物体抓取方法与系统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