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M-intPSO的两阶段动态无功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4761.5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王哲;阎帅;高小刚;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50 | 分类号: | H02J3/50;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m intpso 阶段 动态 无功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IPM-intPSO的两阶段动态无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建立动态无功优化模型;
步骤S2,将一天作为整个时段,使用启发搜索方法寻找网损变化最大的时刻,将以该时刻为分界将整个时段分为2段,将分界后的两个时段再分别寻找网损变化最大的时刻,以此类推,将一天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一个时段内基于IPM-intPSO进行无功优化;
步骤S3,在不改变离散变量动作次数情况对离散变量进行微调整,所述微调整是指离散变量约束不越界;其中,所述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建立动态无功优化模型为:
目标函数:
其中,Ploss,t为系统在t时段的网络损耗;Tn为时间分段数,设为Tn=23;Um为所有节点电压幅值;Qg为发电机无功功率;Tk为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档位;Qc为可投切电容器无功出力;
约束条件如下:
a.功率平衡方程:
b.状态变量的不等约束:
Ulimin,t≤Uli,t≤Ulimax,t i∈ND (4)
Qgimin,t≤Qi,t≤Qgimax,t i∈NG (5)
c.控制变量的不等约束:
Ugimin,t≤Ugi,t≤Ugimax,t i∈NG (6)
Qcimin,t≤Qci,t≤Qcimax,t i∈NC (7)
Tkimin,t≤Tki,t≤Tkimax,t i∈NT (8)
d.支路电流限值约束:
|Iij|≤Iij,max ij∈NL (11)
其中,t=0,1,…,Tn;Pi,t、Qi,t、Ui,t分别为节点i的有功注入、无功注入及电压幅值;Uj,t为节点j的电压幅值;Gij、Bij、θij,t、Iij、Iij,max分别为支路ij的电导、电纳、相角、电流及电流限值;Uli,t为负荷节点i的电压幅值;Ugi,t为发电机节点i的电压幅值;NB为系统节点集合;NG为发电机节点集合;ND为负荷节点集合;NC为可投电容器集合;NT为有载调压变压器集合;NL为支路集合;YC,i为可投切电容器i一天内最大允许动作次数;YT,i为有载调压变压器i一天内最大允许动作次数;Qci,t为节点i处的可投切电容器在时段t的无功出力;Tki,t为有载调压变压器i在t时段的分接头档位;Ci,t为可投切电容器i在t时段的投切组数;
所述将一天分为多个时间段的操作为:
启发搜索是利用IPM-intPSO方法交替迭代确定最优分段数,将一天按小时初始划分为24个时段,在各个分段内令离散变量保持不变,采用IPM方法对连续变量进行优化,寻找网损变化最大的时刻t1,并以该时刻为分界时段,将整个时段分为2个时间段0—t1和t1+1—23,分别用静态无功优化方法优化这2个时段的网损,得到连续变量的优化结果;将连续变量固定,对离散变量采用intPSO方法进行优化,如果离散变量约束不越界,则再次寻找两分段后网损变化最大的时刻t2,将这个时段分为3个子时段0—t1、t1+1—t2和t2+1—23,分别用静态无功优化方法对这3个子时段进行优化,依此类推,直到离散变量约束越界,停止划分,从而将一天分为多个时间段;
所述基于IPM-intPSO进行无功优化的操作为:将所建立的动态无功优化模型中的变量分为控制变量{Um,Tk,Qc}和状态变量{Ul,Qg,θm},其中,Um属于连续变量,Tk和Qc属于离散变量,Ul、θm分别为负荷节点的电压幅值及相角,将连续控制变量和连续状态变量统一表示为x=(Um,θm,Qg),离散变量表示为y0=(Tk,Qc),其中,y0由intPSO方法的优化结果给定;将动态无功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优化为f使网络总网损最小,等式约束h为功率平衡方程式(2)、(3),不等式约束为g控制变量的不等约束式(6)—(11),优化变量约束为式(4)、(5)中的连续变量约束;最终得到标准的最优潮流OPF模型如式(12)所示,采用稀疏内点法求解;
其中,xmin、xmax分别为连续变量的最小值、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7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