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5024.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郑庆;段佳倩;林天一;李修明;江真;陆一智;陈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34 | 分类号: | F02K9/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二次 缠绕 复合材料 壳体 结构 | ||
1.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封头、筒段、后封头、前裙、后裙;
前封头与筒段的一端连接,前裙套在前封头外和筒段的一端外;筒段的另一端与后封头连接,后裙套在后封头外和筒段的另一端外;
前封头,为顶部开口半椭球结构,包括:内、外两层缠绕部分、金属层和橡胶绝热层,金属层向外延伸形成金属接头,金属接头为开口盘状,其中内层缠绕部分是在金属接头及橡胶绝热层外侧缠绕复合材料并固化成型得到,在内层缠绕部分上缠绕复合材料并固化成型形成外层缠绕部分;
筒段,包括: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层和橡胶绝热层;在橡胶绝热层上缠绕复合材料并固化成型得到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层;
后封头为弧形环状结构,分为三层结构,外层为纤维缠绕层,中层为金属层,金属层向外延伸形成金属接头,金属接头为环状,内层为橡胶绝热层;
小开口端封头结构预先缠绕成型,即预先缠绕前后封头对称的小开口复合壳体,再将该复合壳体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已成型的小开口封头结构;取其一作为用于整体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裙为金属材质,中空筒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连接段和中空圆柱段,连接段为中空圆柱形,中空圆柱段的一端的内壁设有锥形型面,用于与筒段的一端套接配合,连接段的壁厚大于中空圆柱段的壁厚,连接段用于连接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裙为金属材质,中空筒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连接段和中空圆柱段,连接段为中空圆柱形,中空圆柱段的一端的内壁设有锥形型面,用于与筒段的另一端套接配合,连接段的壁厚大于中空圆柱段的壁厚,连接段用于连接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封头的内层缠绕部分为预制成型小开口半椭球结构,开口位于半椭球结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封头的外层缠绕部分与筒段及后封头整体缠绕固化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结构中,小开口的前封头为半椭球结构,孔径比较小,中心开口为金属接头,用于与发动机其它组件连接;接头肩宽比相对较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预制二次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结构中,大开口后封头为近环弧形结构,极孔直径较大,内圈为金属接头,用于与发动机其它组件连接,后接头肩宽比相对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0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火箭发动机窒息、冷却装置
- 下一篇:光伏封装胶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