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及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5524.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忠;顾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8 | 分类号: | E02D27/48;E02D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基础 改造 施工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及其结构,其中,所述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样,确定桩位;根据桩位在地下室顶板、中楼板和底板上分别开洞;制作钢护筒,并根据楼层高度埋设所述钢护筒;桩机就位,并进行正循环成孔;进行第一次清孔;检测成孔质量;下钢筋笼,放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在本申请提供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及其结构中,采用高护筒灌注桩工艺进行地下室基础改造,不但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突涌,大大降低施工风险,而且成桩质量更好,工期更短,费用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改建、扩建,对地基基础进行补强的需求越来越多。进行地下室基础改造时,往往需要增加桩基础以加强抗浮或抗压承载力。通常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是在基础底板完成后才进行的,所以大型的机械不具备工作空间,一般只能采用锚杆静压桩技术进行局部地基补强施工。
锚杆静压桩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地基补强加固技术。现有公知的锚杆静压桩的施工工艺是:先在建筑物基础上预留或开凿压桩孔,在压桩孔周围将地脚螺栓埋植在基础上,在压桩孔上方架设反力架,反力架下端与地脚螺栓固接;利用建筑物自重作反力采用千斤顶将预制的混凝土桩段或钢桩段,逐段压入土中,桩段长度随工作面高度而定,当桩压入至设计深度或某持力层后,将桩与基础迅速用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形成整体。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锚杆静压桩工艺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于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情况。当地下水位高于混凝土基础底板时,由于底板开洞导致地下水迅速突涌,会使得地下室周边水位下降,进而造成地表沉降或建筑物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及其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过程中受地下室水位影响,容易发生地下水突涌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所述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测量放样,确定桩位;
步骤二、根据桩位在地下室顶板、中楼板和底板上分别开洞;
步骤三、制作钢护筒,并根据楼层高度埋设所述钢护筒;
步骤四、桩机就位,并进行正循环成孔;
步骤五、进行第一次清孔;
步骤六、检测成孔质量;
步骤七、下钢筋笼,放导管;
步骤八、进行第二次清孔;
步骤九、灌注混凝土;
步骤十、混凝土养护。
可选的,在所述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中,所述钢护筒分节制作,每一节由若干块圆弧形定型钢模板拼接而成。
可选的,在所述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中,在埋设钢护筒时,在所述钢护筒的外侧设置钢管抱箍,并将所述钢管抱箍与其周边的钢管排架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中,所述钢管抱箍的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可选的,在所述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中,在埋设钢护筒之前,在底板上开洞之后,还包括:在所述底板上安装底座钢板;
所述底座钢板的安装过程包括:将所述底板上原有的装饰面敲除,并用水泥砂浆抄平;铺设底座钢板;用水平尺在平面横纵两个方向上抄平;将所述底座钢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可选的,在所述的地下室基础改造施工方法中,在所述底座钢板的下面设置橡皮圈,并通过膨胀螺栓将所述底座钢板和所述橡皮圈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