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复位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外包式柱脚节点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5606.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界鹏;周绪红;许天祥;尹廷华;王宣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圆钢 约束 钢筋混凝土 桥墩 外包 式柱脚 节点 | ||
1.一种自复位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外包式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柱圆钢管(1)、柱钢筋笼(2)、SMA棒材(3)、去粘结层(4)、基础(5)和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
所述柱钢筋笼(2)、SMA棒材(3)和去粘结层(4)均设置在柱圆钢管(1)内,柱钢筋笼(2)的截面呈圆形;所述柱钢筋笼(2)包括若干柱纵筋Ⅰ(201)、若干柱箍筋(202)和两根柱纵筋Ⅱ(203),两根柱纵筋Ⅱ(203)之间的距离与柱钢筋笼(2)的直径相等;
每根所述柱纵筋Ⅰ(201)的下端通过套筒Ⅰ(6)与SMA棒材(3)连接,每根SMA棒材(3)上套设有去粘结层(4);
所述柱圆钢管(1)的下方设置有基础(5),基础(5)内预埋有基础预埋钢筋笼(501),基础预埋钢筋笼(501)包括若干基础预埋纵筋(5011)和若干基础预埋箍筋(5012);若干所述基础预埋纵筋(5011)伸出基础(5)的上表面;
每根所述SMA棒材(3)的下端通过套筒Ⅰ(6)与基础预埋纵筋(5011)连接;每根所述柱纵筋Ⅱ(203)通过套筒Ⅱ(10)与基础预埋纵筋(5011)连接;
所述柱圆钢管(1)内填充有柱混凝土Ⅰ(8)和柱混凝土Ⅱ(9),柱混凝土Ⅱ(9)的上端与柱混凝土Ⅰ(8)连接,下端与基础(5)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柱钢筋笼(2)的下端、若干套筒Ⅰ(6)、两个套筒Ⅱ(10)、若干去粘结层(4)和基础预埋钢筋笼(501)的上端均位于柱混凝土Ⅱ(9)内;
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包裹在柱圆钢管(1)的外表面,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内设置有外包钢筋笼(1101),外包钢筋笼(1101)包括若干外包层纵筋(11011)和若干外包层箍筋(11012),若干外包层纵筋(11011)的下端预埋到基础(5)内。
2.一种自复位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外包式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圆钢管(1)、柱钢筋笼(2)、SMA棒材(3)、去粘结层(4)和基础(5);
所述柱钢筋笼(2)、SMA棒材(3)和去粘结层(4)均设置在柱圆钢管(1)内,柱钢筋笼(2)包括若干柱纵筋Ⅰ(201)和若干柱箍筋(202);
每根所述柱纵筋Ⅰ(201)的下端通过套筒Ⅰ(6)与SMA棒材(3)连接,每根SMA棒材(3)上套设有去粘结层(4);
所述柱圆钢管(1)的下方设置有基础(5),基础(5)内预埋有基础预埋钢筋笼(501),基础预埋钢筋笼(501)包括若干基础预埋纵筋(5011)和若干基础预埋箍筋(5012);若干所述基础预埋纵筋(5011)伸出基础(5)的上表面;
每根所述SMA棒材(3)的下端通过套筒Ⅰ(6)与基础预埋纵筋(5011)连接;
所述柱圆钢管(1)内填充有柱混凝土Ⅰ(8)和柱混凝土Ⅱ(9),柱混凝土Ⅱ(9)的上端与柱混凝土Ⅰ(8)连接,下端与基础(5)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柱钢筋笼(2)的下端、若干套筒Ⅰ(6)、若干去粘结层(4)和基础预埋钢筋笼(501)的上端均位于柱混凝土Ⅱ(9)内;
所述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包裹在柱圆钢管(1)的外表面,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内部设置有外包钢筋笼(1101),外包钢筋笼(1101)包括若干外包层纵筋(11011)和若干外包层箍筋(11012),若干外包层纵筋(11011)的下端预埋到基础(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外包式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混凝土Ⅱ(9)为塑性铰区的混凝土,柱混凝土Ⅱ(9)为普通混凝土或EC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外包式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圆钢管(1)的外径为D,所述柱混凝土Ⅱ(9)的高度为D,D>0;
所述SMA棒材(3)的长度为L,0.2D≤L≤0.5D;所述SMA棒材(3)单根轴拉承载力大于等于单根柱纵筋Ⅰ(201)的轴拉承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外包式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圆钢管(1)与外包钢筋混凝土层(11)接触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钢筋环箍或若干栓钉剪力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6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