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化分布的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5889.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何镧;刘佳琪;王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超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杨燕霞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化 分布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化分布的CO2在线连续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多个扩散式CO2检测节点,置于地表或地下浅层,用于检测土壤中CO2气体浓度,通过信号线将检测信号传输给节点控制器;节点控制器,与扩散式CO2检测节点一一对应,为扩散式CO2检测节点提供电源,并将扩散式CO2检测节点送来的检测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远程的监测终端;监测终端,与节点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接收节点控制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储存,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甄别扩散式CO2检测节点检测到的CO2气体浓度是否有异常变化。本发明能大面积实时连续监测CO2的浓度变化,且不影响测量气体原始状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具备空间化CO2浓度分析功能,分析结果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浓度分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化分布的CO2在线连续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是大气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大力发展,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增加,给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根据气体监测位置的不同分为大气监测、地表监测和地层监测。大气监测主要针对环境污染、工业安全等领域,发展较为成熟,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接触燃烧法和红外光谱吸收法。其中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吸收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方法,但是气相色谱法受限于测量效率低的缺点无法实现连续测量,而红外光谱吸收法是利用气体进入传感器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连续快速测量的优点,但缺点是检测过程中需要强制抽气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所测量气体的原始状态,同时,气泵和控温装置等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系统功耗,给野外长时间测量增加了难度。
随着CCS技术的应用以及地球深层探测工作的进行,CO2的地表监测和地层监测逐渐成为一个监测技术热点。监测一个区域内CO2的运移情况,不仅需要精确的浓度检测技术,而且需要网络化、自动化的监测系统,以及需要满足无干扰、低功耗的要求,存在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网络化分布的CO2在线连续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能大面积实时连续监测地表及地下浅层CO2的浓度变化,且不影响测量气体原始状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检测,干扰少,功耗低,且具备空间化CO2浓度分析功能,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和直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的一种网络化分布的CO2在线连续检测系统,包括:
多个扩散式CO2检测节点,置于地表或地下浅层,用于检测土壤中CO2气体浓度,通过信号线将检测信号传输给节点控制器;
节点控制器,与扩散式CO2检测节点一一对应,为扩散式CO2检测节点提供电源,并将扩散式CO2检测节点送来的检测信号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远程的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与节点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接收节点控制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储存,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甄别扩散式CO2检测节点检测到的CO2气体浓度是否有异常变化。
本技术方案构成多个监测点的网络化监测系统,能大面积实时连续监测地表及地下浅层CO2浓度变化,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检测,且具备空间化CO2浓度分析功能,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和直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超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超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像素传感器与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交通工具检测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