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DRAM集成电路的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06287.X 申请日: 2019-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0828459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廖永波;李平;林凡;李垚森;曾祥和;胡兆晞;唐瑞枫;邹佳瑞;聂瑞宏;彭辰曦;冯轲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7/108 分类号: H01L27/108
代理公司: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代理人: 刘勋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dram 集成电路 结构
【说明书】:

一种新型DRAM集成电路的结构,涉及集成电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本发明是基于一种新型的纵向柱状TMOS器件结构,最下层为N+掺杂衬底和N‑外延层作为漏极,中间是P外延层作为栅极沟道,最上方是N+锗硅外延层作为源极。柱状结构的外圈被氧化层包围,其中三面覆盖多晶硅层作为栅极,剩下一面覆盖金属层与MOS管的漏极形成电容。多晶硅上有一个引线孔,接字线。锗硅层上是另一个引线孔,接位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RAM结构,提供一种新型DRAM集成电路的结构,实现器件的小面积、高电流密度、低导通电阻,从而提高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存取速度,以及实现器件和集成电路安全工作电压的提高,而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功耗仍比传统的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集成电路中DRAM存储单元的设计。

背景技术

DRAM(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是一种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它是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组成,如图2所示。它是1966年由IBM的Robert Dennard发明。因为电容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而泄露,所以DRAM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由存储更新电路重新写入一次存储的数据,这也是DRAM最显著的特征。DRAM芯片的设计一般要遵循两个规则:(1)存储电容的容值达到20-30fF;(2)阵列访问晶体管的驱动电流达到15μA,关态漏电流小于10–15fA.当DRAM技术进40nm技术节点时,遇到了严重的技术瓶颈.一方面电容器的电容难以达到25fF,另一方面,阵列访问晶体管的关态漏电流Ioff和驱动电流Ion也因为器件的短沟道效应和沟道宽度的缩小而难以达到指标。如何减小DRAM的存储单元面积,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1]。

为了克服传统CMOS器件的瓶颈,多种器件被先后采用制作DRAM单元。在um尺寸上,TMOS、VMOS器件都有被采用[2]。德国的Infineon开发了FINFET,实验证明FINFET有很高的驱动电流和极低的截止漏电流,有着比较高的开关比Ion/Ioff,但是当它的沟道长度达到40nm或者30nm的时候,FINFET中的尖角形状导致电场上升.因为FINFET关态时的最大电场超出2x105V/cm,它的关态漏电流无法满足应用于DRAM所需的10fA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应用于DRAM芯片,需要对FINFET进行特殊改进,譬如,添加额外的漂移区以便降低FINFET在关闭状态下的电场.由FINFET在DRAM中的不适用可以看到,DRAM芯片中器件要求和其他芯片中的器件要求极为不同,DRAM芯片中的阵列访问器件更加关注低漏电流[3]。

硅和锗就是人们最早发现的半导体材料,被公认为是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两者性质相似,但锗的禁带宽度小于硅的禁带宽度,虽然硅由于其资源丰富、低成本、工艺支持而成为现在半导体材料的主流,但是部分的使用锗可以让半导体器件有更好的性能[4]。在发明人李平教授、李肇基教授已成功申请的专利“窄禁带源漏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集成电路”中就提出了,采用不同于器件衬底材料的窄禁带异质材料作为器件的源区或者源、漏区,使器件中的寄生BJT发射结成为异质结,并且有β1的特点,可以从器件上消除寄生BJT的影响[5]。

参考文献:

[1]A.K.Kuna,K.Kandpal and K.B.R.Teja,An investigation of FinFETbased digital circuits for low power applications,2017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ircuit,Pow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ICCPCT),Kollam,2017,pp.1-6.doi:10.1109/ICCPCT.2017.8074280

[2]Hoffmann,K,Losehand,R.VMOS technology applied to dynamic RAMs[J].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13(5):617-6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