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蚊防虫的塑料制品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6485.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琛;樊婷;张敏;林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5/00;C08L91/00;C08K3/36;C08K3/34;C08K3/26;C08K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虫 塑料制品 添加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蚊防虫的塑料制品添加剂,其按原料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纳米硅胶微粉60~90份、纳米二氧化硅20~40份、纳米珍珠粉10~30份、麦饭石粉15~25份、复合精油5~20份和多糖提取物5~10份。本发明通过复合精油和多糖提取物引入驱蚊防虫有效物,可有效赋予塑料制品长效的驱蚊防虫功效,同时通过原料组分的调整使该塑料制备添加剂可完全生物降解,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环保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制品添加剂。
背景技术
塑料袋因其廉价、重量极轻、便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塑料袋并不具有驱蚊防虫的功能,当塑料袋用于承装垃圾时,容易滋生大量的微生物和害虫,引发剧烈的恶臭,并招致大量的蚊蝇,严重污染了室内的生活环境。天然高分子因其原料来源广、生物降解性能强且成膜性能优异在食品包装及地膜应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天然高分子本身的特点:加工性能差、脆性大不耐水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如何获得一种塑料制品添加剂,其具有驱蚊防虫的功效且可完全生物降解,对塑料袋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驱蚊防虫的塑料制品添加剂。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驱蚊防虫的塑料制品添加剂,其按原料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纳米硅胶微粉60~90份、纳米二氧化硅20~40份、纳米珍珠粉10~30份、麦饭石粉15~25份、复合精油5~20份和多糖提取物5~1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硅胶微粉中添加有大米抗菌成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珍珠粉的粒径为10~20n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麦饭石粉的粒径为1~3μ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精油由草本类精油、辛香类精油和树脂类精油按原料重量份比例为1:1:1混合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糖提取物由柳叶蜡梅提取物和黄皮叶提取物按原料重量份比例为2:1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复合精油和多糖提取物引入驱蚊防虫有效物,可有效赋予塑料制品长效的驱蚊防虫功效,同时通过原料组分的调整使该塑料制备添加剂可完全生物降解,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环保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驱蚊防虫的塑料制品添加剂,其按原料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其中,所述纳米硅胶微粉中添加有大米抗菌成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珍珠粉的粒径为10nm;所述麦饭石粉的粒径为3μm;所述复合精油由草本类精油、辛香类精油和树脂类精油按原料重量份比例为1:1:1混合组成;所述多糖提取物由柳叶蜡梅提取物和黄皮叶提取物按原料重量份比例为2:1组成。
制备方法: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熔融挤出造粒,再经干燥、冷冻、破碎,得塑料添加剂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驱蚊防虫的塑料制品添加剂,其按原料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