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6806.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屈百达;程宪宝;姜愉;梁家海;胡俐蕊;农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超声波 生物 处理 系统 温度 控制 方法 | ||
一种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系统的处理液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比较环节、度控制环节、放大环节、制冷器投切执行环节和温度反馈环节构成。所设置的给定处理液温度与处理液温度反馈变量在存储于控制器芯片的比较环节中比较,产生偏差温度;经存储于控制器芯片的温度控制环节计算处理,偏差温度转换成为制冷控制逻辑信号;在放大环节中,制冷控制逻辑信号被放大、转换成制冷器投切执行驱动电压;制冷器投切执行驱动电压经制冷器投切执行环节的执行、转换,成为处理槽处理液温度;经温度反馈环节计算处理,处理槽处理液温度转换为处理液温度反馈变量引入温度比较环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超声波生物处理装置及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生物处理的实验室装置及工艺、方法目前仍然是单频处理、分组对照、归纳效果的模式。目前超声波生物处理的实验室方法是:通过事先设定或选择超声波发生设备的某一工作频率,然后以该频率的超声波作用于处理对象。但超声波对对象的处理速率与超声波频率高度相关,超声波频率不同,处理效率大不相同;而且,处理对象的生物细胞种类更与超声波频率高度相关,不同的生物细胞,对不同频率超声波的敏感性大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现有超声波生物处理方法的初次超声波频率确定的盲目性,进而,对额外进行超声波频率分析、确定形成依赖性。实际工作过程是:利用某生物细胞在不同频率下的处理情况,进行分频带对照、分析确定,得到有关数据;在以后的工作中,沿用该特定对象的数据,经验地确定适合的超声波频率。这已是习惯做法。本质上,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保证所工作的超声波频率就是对对象高效的最佳频率,也不能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精确的精细频率调整,积累的经验也就不是最佳工艺的;加之,该方法不仅在初期大量耗费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沿用期也经常地要求观察、调整和维护。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高效策略,使超声波生物处理工作不再沿用先经分频带对照、分析确定超声波频率,再经验地确定所需频率的低效做法,而是将确定所需频率的过程最大限度地高效、自动化进行。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案可分为多体集成联网可视化结构实验装置、工艺和方法,或多频率一体可视化结构实验装置、工艺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使超声波生物处理过程的可测、可控,实现生物-机-电一体可视化处理系统中的宽频带搜索、控制,本发明提出一种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系统的处理液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比较环节、度控制环节、放大环节、制冷器投切执行环节和温度反馈环节构成。所设置的给定处理液温度与处理液温度反馈变量在存储于控制器芯片的比较环节中比较,产生偏差温度;经存储于控制器芯片的温度控制环节计算处理,偏差温度转换成为制冷控制逻辑信号;在放大环节中,制冷控制逻辑信号被放大、转换成制冷器投切执行驱动电压;制冷器投切执行驱动电压经制冷器投切执行环节的执行、转换,成为处理槽处理液温度;经温度反馈环节计算处理,处理槽处理液温度转换为处理液温度反馈变量引入温度比较环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的处理液温度控制系统由温度比较环节度控制环节CT、放大环节T℃、制冷器投切执行环节ExT℃和温度反馈环节FT℃构成。所设置的给定处理液温度 T℃与处理液温度反馈变量T℃f在存储于控制器芯片UC的比较环节中比较,产生偏差温度ΔT;经存储于控制器芯片UC的温度控制环节CT计算处理,偏差温度ΔT转换成为制冷控制逻辑信号lT℃;在放大环节T℃中,制冷控制逻辑信号lT℃被放大、转换成制冷器投切执行驱动电压vT℃;制冷器投切执行驱动电压vT℃经制冷器投切执行环节ExT℃的执行、转换,成为处理槽处理液温度T℃o;经温度反馈环节FT℃计算处理,处理槽处理液温度T℃o转换为处理液温度反馈变量T℃f引入温度比较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