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通讯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7093.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主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庆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张立晶;林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通讯 插座 | ||
1.一种信号通讯插座,用于连接信号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插座壳体(100),该插座壳体(100)于内部界定一信号线通道(30),且于外部界定一安装槽(35)连通至该信号线通道(30),其中,该安装槽(35)至少具有一第一壁面(110);以及
一弹性部件(400),可拆卸性地插置于该安装槽(35)中,且在未施加外力下基于弹性伸展而抵接该第一壁面(110),从而定位于该插座壳体(100)上,其中,
该弹性部件(400)朝向该信号线通道(30)的一侧作为该信号线通道(30)的周缘的一部分,
该弹性部件(400)朝向该第一壁面(110)的一侧具有至少一突起部(415、425、405),且
该至少一突起部(415、425、405)包含一抵接部(425),且该第一壁面(110)具有一止挡结构(325),其中,当该弹性部件(400)设置于该安装槽(35)中时,该抵接部(425)抵接该止挡结构(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整线部件(200)设置于该信号线通道(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插座壳体(100)具有一本体部(300)及一第一外盖(310),且该第一外盖(310)可拆卸地安装或可转动地枢设于该本体部(300),其中,
该安装槽(35)形成于该第一外盖(310)上,且当该第一外盖(310)组装于该本体部(300)上时,该安装槽(35)连通至该信号线通道(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件(400)具有一突伸按压部(410)自该弹性部件(400)相反于该第一壁面(110)的一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一按压部(500),该按压部(500)于该弹性部件(400)相反于该第一壁面(110)的一侧配接该弹性部件(400),且背对该弹性部件(400)而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止挡结构(325)为一阶梯导引结构(325),且该阶梯导引结构(325)具有背向该信号线通道(30)的多个第一阶梯面(S1)、以及朝向该信号线通道(30)的多个第二阶梯面(S2),且该些第一阶梯面(S1)的坡度小于该些第二阶梯面(S2)的坡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突起部(415、425、405)包含一定位部(415),且该第一壁面(110)形成有一定位槽(315),其中,
当该弹性部件(400)设置于该安装槽(35)中时,该定位部(415)插入该定位槽(3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壁面(110)形成有至少一凹口(305),且插置于该安装槽(35)中的该弹性部件(400)的至少一部分自该凹口(305)露出该插座壳体(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插置于该安装槽(35)中的该弹性部件(400)至少部分突出于该安装槽(35)而露出该插座壳体(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件(400)朝向该信号线通道(30)插置于该安装槽(35)中的深度为可调整的,且该信号线通道(30)的开口(OP)的孔径(m1、m2)通过该弹性部件(400)的移动来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件(400)为一U形弹片(4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号通讯插座,其特征在于,该U形弹片(400)的U形开口(610)背向该信号线通道(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庆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好庆科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0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与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