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拱圈支撑模板及其设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355.4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揭庆芳;曹震;王威;薛飞;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李志刚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圈 支撑 模板 及其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拱圈支撑模板及其设置方法,包括支撑立柱(1);拱圈支架(2)和底膜(3),所述拱圈支架(2)承载所述底膜(3),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所述拱圈支架(2)与所述底膜(3)为一体化结构设计。本发明申请解决了由于传统施工方法的组装工序集中在施工现场,造成的工序组装繁琐耗时,且占用场地面积大,以至于无法满足地形条件限制大、施工工期紧的工程项目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涉及桥涵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拱圈支撑模板及其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高速公路拱涵工程日益增多,拱涵拱圈作为拱涵受力的关键部位、拱涵施工的关键工序,对后期路基填筑施工尤为重要。目前,国内拱圈多采用“整体支架+底模”的传统方法施工,施工进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拱圈支撑模板及其设置方法,以解决由于传统施工方法的组装工序集中在施工现场,造成的工序组装繁琐耗时,且占用场地面积大,以至于无法满足地形条件限制大、施工工期紧的工程项目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拱圈支撑模板。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拱圈支撑模板包括:
支撑立柱;
拱圈支架和底膜,所述拱圈支架承载所述底膜,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
所述拱圈支架与所述底膜为一体化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下端的移动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滚轮包括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立柱在临近所述移动滚轮的附近设有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可进行高度调节的支撑垫脚。
进一步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之间的剪刀撑。
进一步的,所述拱圈支架为桁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拱圈支撑模板的设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申请的拱圈支撑模板的设置方法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拱圈支撑模板。
进一步的,包括,
将所述拱圈支撑模板移动至待施工的位置;
对所述拱圈支撑模板的位置进行校对;
对所述拱圈支撑模板进行高度的调节,使所述拱圈支撑模板上升至指定的高度。
进一步的,通过千斤顶对所述拱圈支撑模板进行高度的调节。
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对拱涵模板进行改进的方式,通过拱圈支撑模板进行一体化结构的设计,达到了快速进行拱圈支撑模板进行设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节约施工场地、减少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工期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传统施工方法的组装工序集中在施工现场,造成的工序组装繁琐耗时,且占用场地面积大,以至于无法满足地形条件限制大、施工工期紧的工程项目要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发明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发明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申请实施例的拱圈支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立柱;2:拱圈支架;3:底膜;4:移动滚轮;5:支撑板;6:支撑垫脚;7:剪刀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别山冬青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变角度的强度试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