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不锈钢2205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996.X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汪森林;陶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亨通环形锻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5/08;B21K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启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7 | 代理人: | 徐伟华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2205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2205锻造工艺,用于锻造方头法兰轴舵杆,使用镇静钢锭,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次锻造分段加热;锻比锻造;锻比锻造结束后进行空冷至常温,除去表面裂纹;第二次锻造分段加热;成型锻造;固溶热处理;对成品雏形车加工至要求尺寸并进行最终检验。整个锻造工艺,过程简单,通过控制锻造温度和锻机压下量,使双相不锈钢在高温下及时释放应力,每次锻造结束后进行空冷,有效减少了裂纹的产生,经过固溶热处理,使得锻件的硬度低、不易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相不锈钢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2205锻造工艺,用于锻造方头法兰轴舵杆。
背景技术
舵杆是舵叶转动的轴,并用以承受和传递转舵扭矩和作用在舵叶上的水动力、重力。舵杆一般为锻造件,其下部与舵叶连接,上部与转舵装置相连。
传统舵杆材料一般选用35#、45#、42CrMo锻造,且轴和法兰头分开锻造,最后组装拼接焊接;由于选用材料不耐腐蚀,需要要在表面镀一层保护材料,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磨损,需要定时对其检修,维修成本较高,维修时间较长,不控因素较多;由于轴和法兰头拼焊,对其拼焊技术极高,焊接处的力学性能往往很难到达轴和法兰本体的力学性能,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开裂,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维修成本较高,维修时间较长,不控因素较多。而双相不锈钢与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其强度高、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高,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其主要特点是屈服强度可达400-550MPa,是普通不锈钢的2倍,用双相不锈钢制造储罐或压力容器的壁厚要比常用的奥氏体减少30-50%,有利于降低成本,为此人们有意识的选用双相不锈钢来进行轴舵杆的锻造,但是由于双相不锈钢可锻性差,锻造时极容易开裂,传统的锻造工艺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2205锻造工艺,用于锻造方头法兰轴舵杆,该工艺过程简单,有效解决了双相不锈钢锻造性差,锻造时易开裂的问题,确保轴舵杆一体成型,强度高、耐腐蚀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相不锈钢2205锻造工艺,用于锻造方头法兰轴舵杆,使用镇静钢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次锻造分段加热:将钢锭装炉,炉温不小于300℃,从当前温度升温至800±10℃,保温2-3h后,加热至1180±10℃,保温5-6h;
步骤2)锻比锻造: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钢锭进行三墩三拔,处理结束后的锻比要求不小于5:1;
步骤3)锻比锻造结束后进行空冷至常温,除去表面裂纹;
步骤4)第二次锻造分段加热:操作过程同步骤1);
步骤5)成型锻造:按照成品形状进行锻造得到成品雏形,锻造过程中,每隔30min锻造一次,每次锻造时锻机下压速度为10mm/s,锻造成型后进行空冷至常温,粗车表面裂纹,对其表面裂纹进行气刨割10±1mm,对其进行无损探伤;
步骤6)固溶热处理: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成品雏形装炉,炉温不小于300℃,从当前温度升温至860±10℃,保温2-3h后,加热至1070±10℃,保温5-6h,而后进行油冷;
步骤7)对经步骤6)处理后的成品雏形车加工至要求尺寸并进行最终检验。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1)中,从800±10℃温升至1180±10℃的过程中,温升速度为70-80℃/h。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6)中,从860±10℃温升至1070±10℃的过程中,温升速度为70-80℃/h。
优选地,步骤5)中,成型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的始锻温度保持在1180±1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亨通环形锻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亨通环形锻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