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229.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廖怡惠;李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31 | 分类号: | F21S43/31;F21S43/40;F21S43/14;F21W10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电路基板、光源、至少一反射元件及一光学元件。光源设置于电路基板上,至少一反射元件邻设于光源且包括一反射面。光学元件设置于光源及至少一反射元件上方,包括一透光元件和一干涉元件。干涉元件设置成具有一破坏性干涉方向,反射面的一延伸方向与破坏性干涉方向为不平行,俾使自透光元件射出的光线产生多个并列的细窄状光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射出的光线产生多个并列的细窄状光型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需求,现有许多移动载具(汽车、机车等)的尾灯,均倾向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以改善传统卤素灯或氙气灯的缺失。然而,LED本身为出光较发散的点光源,其呈现的光型图案大致为圆型光晕(如图1所示),中心为亮度较强的亮区1,四周向外亮度逐渐减弱形成暗区2。即便可使用多颗LED排列成各种形状,仍呈现多个圆型光晕3(如图2所示),此种光型上的窠臼已难满足汽车产业对于光学效果的多样化需要,特别是高级车种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另外,若单纯采用LED来实现多变的光型,所需的数量不但增加材料、制造及维修成本,且囿于密集LED排列下,反射罩的设置更加困难,这会使得发光角度及光型效果受到极大限制。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以改善上述缺失,乃为业界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可射出多个并列的细窄状光型。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包括一电路基板、光源、至少一反射元件及一光学元件。光源设置于电路基板上,至少一反射元件邻设于光源且包括一反射面。光学元件包括透光元件和干涉元件,干涉元件设置在透光元件下。至少一反射元件及光学元件位于光源发出的一光线的一路径上,使光线受至少一反射元件反射后,经干涉元件自透光元件射出。干涉元件被设置成具有一破坏性干涉方向,反射面的一延伸方向与破坏性干涉方向为不平行,俾使自透光元件射出的光线产生多个并列的细窄状光型。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至少一反射元件包括二个反射元件对称地邻设于光源的二个相对侧,或四个反射元件等间隔地邻设于光源的周围。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反射面沿远离光源的一方向呈平面。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反射面沿远离光源的一方向呈曲面。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反射面的后侧相对于电路基板具有一角度,该角度不小于光源发光角度补角的一半。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反射面与光源之间具有一最短直线距离,不大于1厘米或不大于6毫米。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至少一反射元件为至少一块体或至少一板体。
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所具有的至少一反射元件设置于该电路基板。
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LED光源的光型图案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以LED光源排列图案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一立体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型图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至图6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不同反射面的侧视示意图;
图7A至图7D及图8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反射面不同设置角度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