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8965.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琛;王坤;罗杰;苏淑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1/28;C08K13/04;C08K7/04;C08K5/57;C08K5/2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塑料 材料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陶瓷纤维、有机锡热稳定剂、抗氧剂、异氰酸酯、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组分中的陶瓷纤维具有耐高温性能,利用分散剂能够将陶瓷纤维均匀的分布在塑料材料中,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组分中的有机锡热稳定剂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和稳定性,所以利用其所制备的塑料材料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且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组分中的异氰酸酯可改进塑料的防水性,提高塑料的防水性能,这样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塑料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相对于金属、石材、木材,塑料制品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强等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塑料工业在当今世界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塑料制品的生产在世界各地高速度发展。由于塑料自身所展现的诸如质量轻、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及热的不良导体等性能,使塑料的应用领域和地域越来越宽泛。
现有的塑料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加热多种有机溶剂后熔融,通过热压成型技术制成,聚乙烯或者聚丙烯这两种材料无毒无味,对人体安全性能高,但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属于耐高温性能差,受到高温暴晒,易变性,还会有有毒物质会从材料中析出,加深了污染程度,且危害性更高,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以达到提高塑料耐高温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的组分包括:聚碳酸酯树脂、陶瓷纤维、有机锡热稳定剂、抗氧剂、异氰酸酯、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
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聚碳酸酯树脂60-95份、陶瓷纤维10-20份、有机锡热稳定剂2-8份、抗氧剂5-15份、异氰酸酯4-10份、分散剂8-25份、表面活性剂10-15份和增塑剂7-30份。
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聚碳酸酯树脂65-87份、陶瓷纤维12-17份、有机锡热稳定剂3-7份、抗氧剂7-14份、异氰酸酯5-8份、分散剂10-20份、表面活性剂11-14份和增塑剂8-23份。
所述抗氧剂为季戊四醇酯。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柠檬酸铵、羟甲基纤维素或乙二胺四乙酸钠。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胺盐、季铵盐或烷基氨基酸盐。
所述增塑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或石蜡。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组分中的陶瓷纤维具有耐高温性能,利用分散剂能够将陶瓷纤维均匀的分布在塑料材料中,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组分中的有机锡热稳定剂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和稳定性,所以利用其所制备的塑料材料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且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组分中的异氰酸酯可改进塑料的防水性,提高塑料的防水性能,这样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步骤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步骤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步骤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步骤技术方案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塑料材料,所述耐高温塑料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具体为:聚碳酸酯树脂87份、陶瓷纤维17份、有机锡热稳定剂7份、季戊四醇酯14份、异氰酸酯8份、羟甲基纤维素20份、季铵盐14份和聚乙烯醇2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