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子波导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9163.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贺雪晴;周夏飞;宁提纲;裴丽;郑晶晶;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0 | 分类号: | G02B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杨帅峰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混杂 等离子 波导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波导结构,包括:上半波导结构和下半波导结构;所述下半波导结构包括位于下层的低折射率电介质110和平铺在所述下层低折射率电介质的石墨烯120;所述上半波导结构包括位于石墨烯之上的低折射率电介质110和位于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之上的高折射率电介质130;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的宽度和高折射率电介质130的宽度均小于30μm;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和高折射率电介质130的交界面处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凹槽内为高折射率电介质130;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所述高折射率材料130为砷化镓(GaA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导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波导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杂波导主要是基于金属产生等离子模式,但是基于金属产生的等离子体模式不可调。且基于金属的混杂波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信波段,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模式限制较差。
传统的电介质加载的石墨烯等离子波导【W.Xu,Z.H.Zhu,et al.,Dielectricloaded graphene plasmon waveguide[J],Optics Express 23(4),5147-5153(2015);W.Xu,Z.H.Zhu,et al.,Toward integrated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directionalcoupling based on dielectric loaded graphene plasmonic waveguide[J],OpticsLetters 40(7),1603-1606(2015)】,石墨烯多层结构波导【M.Hajati,Y.Hajati,Dynamictuning of mid-infrared plasmons in graphene-buffer-SiO2-Si nanostructuresnanostructures[J],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33(6),1303-1310(2016)】,石墨烯脊型等离子波导【X.Zhou,et al.,A Graphene-Based Hybrid PlasmonicWaveguide With Ultra-Deep Subwavelength Confinement[J],J.Lightwave Technol.32(21),3597-3601(2014)】,虽然利用了石墨烯的可调特性,能够实现模式的动态可调,但是其模式限制能力依然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波导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波导结构和下半波导结构;所述下半波导结构包括位于下层的低折射率电介质110和平铺在所述下层低折射率电介质的石墨烯120;所述石墨烯120的层数少于6层;所述上半波导结构包括位于石墨烯之上的低折射率电介质110和位于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之上的高折射率电介质130;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的宽度和高折射率电介质130的宽度均小于30μm;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和高折射率电介质130的交界面处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凹槽内为高折射率电介质130;所述高折射率电介质130的高度小于35μm所述低折射率电介质110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所述高折射率材料130为砷化镓(GaA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波导结构,能够在太赫兹波段进行模式限制,且模式可调。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