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9477.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付宏勋;张子峰;刚宪约;郑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B3/00;B60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充气 车轮 | ||
1.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由仿生非充气轮胎(1)和仿生轮毂(2)两大部分组成;所述仿生非充气轮胎(1)沿径向由外到内包括胎冠(1-1)、V形缓冲体(1-2)、仿生支撑总承(1-3)和轮辋固定套(1-4)四部分;所述胎冠(1-1)由外到内由胎面(1-1a)、冠带层(1-1b)、第一环带层(1-1c)和第二环带层(1-1d)组成;所述仿生支撑总承(1-3)由周向輮辐(1-3a)和径向輮辐(1-3b)组成;所述仿生轮毂(2)包括轮辋(2-1)和仿生轮辐(2-2)两部分;所述仿生轮辐(2-2)由周向辐板(2-2a)与径向辐板(2-2b)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1a)采用树脂、S-SBR和生物增塑剂并用的胎面胶料制成;所述冠带层(1-1b)材料为芳纶纤维;所述第一环带层(1-1c)和所述第二环带层(1-1d)材料为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1-1)布置有花纹块,便于排水的同时,增强了轮胎的附着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冠(1-1)采用压模硫化的工艺方法制成并与所述V形缓冲体(1-2)的外圈粘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缓冲体(1-2)的每个单元V形夹角为120°,厚度为6.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支撑总承(1-3)采用蜘蛛网状结构设计;蜘蛛网状结构以10°夹角为一个单元,围绕轮胎轴心环形阵列36次构成仿生支撑总承;所述周向輮辐(1-3a)和所述径向輮辐(1-3b)的厚度均为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缓冲体(1-2)和所述仿生支撑总承(1-3)整体采用环保型高模量热塑性聚氨酯材料浇注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轮辐(2-2)采用蜘蛛网状结构设计,以20°夹角为一个单元,围绕车轮轴心环形阵列18次构成,轴向厚度为27mm;所述周向辐板(2-2a)与所述径向辐板(2-2b)厚度均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轮毂(2)的中心孔直径为40mm,周向布置有5个螺栓孔,直径为20mm,螺距为46.6mm;所述仿生轮毂(2)的偏距为7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轮毂(2)以铝镁合金为原材料,采用真空高压铸造工艺制成;所述轮辋(2-1)与所述轮辋固定套(1-4)使用聚氨酯胶水粘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4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园有机肥株间抛撒机
- 下一篇:一种印染废水排污净化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