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0232.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易;吴颖;曾道平;苏晓娜;沈玉栋;王弘;陈丽;韦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8 | 分类号: | G01N33/58;G01N33/53;B01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免疫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含有微流控芯片,包括圆片盖板(1)和圆片底板(2);所述圆片底板(2)内设有一条或多条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圆片底板(2)的半径轴上,以圆片底板(2)的圆心点发散排列;所述检测单元自圆点向边缘依次排列有储液池(21)、混合反应池(22)、检测池(23)、废液池(24)和第一通气孔(25),其依次通过微通道进行连接;其中所述混合反应池(22)固定有检测药物相应荧光探针;所述检测池(23)内固定有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及相应药物抗原;
所述圆片盖板(1)上还设有进样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所述进样孔(11)的位置与圆片底板(2)上储液池(2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气孔(25)和第二通气孔(12)位置相对应;
所述圆片盖板(1)和圆片底板(2)通过上下键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片盖板(1)和圆片底板(2)的圆点出均设有固定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片底板(2)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和/或聚氨酯材料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宽度为5~50μm,深度为5~1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21)、混合反应池(22)、检测池(23)和废液池(24)的容积各自为10~40μ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仅有进样孔(11)和第二通气孔(12)与外界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相应荧光探针通过点样涂抹在混合反应池(22)中,并于4℃固定0.5h;所述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及相应药物抗原通过点样在检测池(23),并于4℃固定1h。
8.权利要求1至7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在可食性动物组织、动物尿液和/或动物血清中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β-受体激动剂、氯霉素、氟苯尼考、孔雀石绿、金刚烷胺、喹乙醇、大环内酯类、呋喃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或青霉素类药物或其代谢物。
10.权利要求1至7所述微流控芯片免疫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检测药物的种类,制备具有相应的荧光探针和药物抗原的微流控芯片;
S2.将制备好的微流控芯片通过固定孔固定在离心机中;然将将待检测样品通过进样孔(11)加入到微流控芯片的储液池(21);然后进行离心,驱动储液池(21)中的液体进入混合反应池(22)中,并与其中固定的荧光探针混合反应3min;二次离心驱动混合液进入检测池(23),与其中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及药物抗原反应5min;再次离心驱动,使得多余的液体进入废液池(24)中;
S3.然后进行检测,检测(23)中的荧光强度,并将检测信号值进行换算,即可得到待测物的检测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